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 “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
B.小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沙皇统治时期,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
C.“依旧是阴暗的四壁”等三句,连用三个“依旧”,突出了主人公的无奈:即使逃跑了,
也照样摆脱不掉当前这种无望而又可怜的生活现状。
D.小说结构的特点是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对话揭示了涅维拉济莫夫替人值班的情节,描绘了形象,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征。
【小题2】小说的主人公涅维拉济莫夫的个性特征是怎样的?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请结合文本,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09 06:0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演说家
契诃夫
一天早上,基里尔·伊凡诺维奇下葬。
他死于俄国广为流行的两种疾病:老婆太凶和酒精中毒。在送殡行列离开教堂前往墓地的时候,波普拉夫斯基坐上出租马车,去找他的朋友扎波伊金。这个扎波伊金,诚如许多读者知道的那样,具有一种罕见的才能,他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兴演说。他任何时候都能开讲:半睡不醒也行,烂醉如泥也行,发着高烧也行。他的演说,好似排水管里的水,流畅、平稳、源源不断。他总是讲得娓娓动听,长而又长,所以有的时候,特别是在商人家的喜庆宴席上,为了让他闭嘴,不得不求助于警察。
“我呀,朋友,找你来了!”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开始说,“你快穿上衣服,跟我走。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要知道这人是秘书……”
“啊,秘书!”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
“没错,就是那个酒鬼。这回有煎饼招待,还有各色冷盘……你还会领到一笔车马费。走吧,亲爱的!到了那边的墓地,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讲得比西塞罗还西塞罗,到时我们就千恩万谢啦。”
扎波伊金欣然同意。他把头发弄乱,装出一脸的悲伤,跟波普拉夫斯基一起走到了街上。
“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滑……”
“得了,格利沙,骂死人可不妥啊。”
“那当然。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
两位朋友赶上了送殡的行列,就跟在后面。灵柩抬得很慢,所以在到达墓地之前,他们居然来得及三次拐进小酒馆,为超度亡灵喝上一小杯。
在墓地上做了安魂祈祷。死者的丈母娘、妻子和小姨子遵照古老的习俗痛哭一阵。当棺木放进墓穴时,他的妻子甚至叫道:“把我也放在他身边吧!”不过她没有随丈夫跳下去,多半是想起了抚恤金。等大家安静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滔滔不绝起来。
扎波伊金继续说下去,听众却开始交头接耳。他的演说差强人意,也博得几滴眼泪,但是其中许多话令人生疑。首先,大家弄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普罗科菲·奥西佩奇,死者明明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呀。其次,大家都知道,死者生前一辈子都同他的合法妻子吵架,因此他算不得单身汉。最后,他留着红褐色的大胡子,打生下来就没有刮过脸,故而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说他的脸向来刮得干干净净的。听众都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耸着肩膀。
不久,听众开始发现,就连演说家本人也发生了某种奇怪的变化,他定睛瞧着一个地方,不安地扭动身子,自己也耸起肩膀来了。突然他打住了,吃惊得张大了嘴巴,转身对着波普拉夫斯基。
“你听我说,他活着呢!”他惊恐万分地瞧着那边说。
“谁活着?”
“普罗科菲·奥西佩奇呀!瞧他站在墓碑旁边呢!”
“他本来就没有死!死的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
“可是你刚才亲口说的,你们的秘书死了!”
“基里尔·伊凡诺维奇是秘书呀。普罗科菲·奥西佩奇,这没错,是我们的前任秘书,但他两年前就调到第二科当科长了。”
“咳,鬼才搞得清你们的事!”
“你怎么停住了?接着讲,不讲可不妙!”
扎波伊金又转身对着墓穴,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墓碑旁果真站着普罗科菲·奥西佩奇。一个脸刮得干干净净的年老文官。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
“不好呀,年轻人!”回去的路上,普罗科菲·奥西佩奇埋怨道,“您的那些话说死人也许合适,可是用来说活人,这简直是讽刺挖苦,先生!天哪,您都说了些什么话?什么无私呀,不被收买呀,不受贿赂呀!这些话用来说活人简直是侮辱人格,先生!”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扎波伊金是远近闻名的演说家,尤其擅长即兴演说,且演说流畅悠长,又娓娓动听,每次皆能博得邀请方的赞誉。
B.扎波伊金演说的实质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他都不讲原则地“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一味为死者唱赞歌。
C.为了做悼词,扎波伊金把头发弄乱,装出一脸悲伤,可见此人善于逢场作戏,说别人是骗子,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骗子。
D.当基里尔·伊凡诺维奇的棺木被放进墓穴时,他的妻子悲伤欲绝,呼叫要随丈夫而去,表现出她对情感的忠贞,悲剧气氛也更浓郁文学类文本阅读 演说家契诃夫一天早上,基里尔·伊凡诺维奇下葬。文学类文本阅读 演说家契诃夫一天早上,基里尔·伊凡诺维奇下葬。。
E. 扎波伊金一直以为死者是普罗科菲,滔滔不绝地给他大唱赞歌,但当发现他就站在现场时,惊恐万分,惭愧至极,以致中断演讲。
【小题2】小说中的“扎波伊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3】结尾部分画线句说“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普罗科菲·奥西佩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
【小题4】小说要讲虚构,而对于本篇小说,有人认为它构思奇特,立意深刻,也有人认为它故事荒诞,主旨多面,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了!”“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讶。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啊,天主!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结了婚吗?我呢,你看得明白,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娘家姓万采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这个人,纳法尼亚,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
“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瘦子继续说,“你还记得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他们给你起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因为你用纸烟把课本烧穿一个洞。他们也给我起个外号叫厄菲阿尔忒斯④,因为我喜欢悄悄到老师那儿去打同学们的小报告。哈哈……那时候咱们都是小孩子!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自管走过去,离他近点……这是我妻子,娘家姓万采巴赫……新教徒。”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嗯,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胖子问,热情地瞧着朋友,“你在哪儿当官?做到几品官了?”
“我是在当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品文官,还得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我的薪金不多……哎,那也没关系!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很精致的烟盒呢!我卖一卢布一个。要是有人要十个或者十个以上,那么你知道,我就给他打个折扣。我们好歹也混下来了。你知道,我原来在衙门里做科员,如今调到这儿同一类机关里做科长……我往后就在这儿工作了。嗯,那么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我亲爱的,你还要说得高一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
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笑容,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来似的。他把身体缩起来,哈着腰,显得矮了半截……他的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也都收缩起来,好像现出皱纹来了……他妻子的长下巴越发长了。纳法奈尔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他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
“我,大人……很愉快!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眉头说,“何必用这种腔调讲话呢?你我是小时候的朋友,哪里用得着官场的那套奉承!”
“求上帝饶恕我……您怎能这样说呢,您老……”瘦子赔笑道,把身体缩得越发小了,“多承大人体恤关注……有如使人再生的甘霖……这一个,大人,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教徒……”
胖子本来打算反驳他,可是瘦子脸上露出那么一副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弄得三品文官恶心得要呕。他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
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弯下整个身子去深深一鞠躬,嘴里发出像中国人那样的笑声:“嘻嘻嘻。”他妻子微微一笑。纳法奈尔并拢脚跟立正,把制帽掉在地下了。三个人都感到愉快的震惊。
1883年
(注):①在莫斯科和彼得堡之间的一条铁路,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命名。②纳法奈尔的爱称。③希腊人,公元前356年放火烧掉了以弗所城狄安娜神庙,因而闻名。④希腊人,公元前5世纪,为波斯军队带路,出卖同胞,引敌入境。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描绘了两个人的情绪变化,反映了俄国官场中的森严等级和小官吏的卑躬屈节,鞭挞伪善、庸俗的社会畸形心态。
B.这篇小说的开篇非常简洁:“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一句话就把小说的地点、人物、事件交代齐备了。
C.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是瘦子,对他前后的态度变化取了对比的写法,这使人物的形象加鲜明突出。
D.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小说重要意象。
【小题2】胖子后来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伏笔暗示?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小题3】你认为文章讽刺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哼,这些乘客们
契诃夫
“算啦,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应该好好工作……我是很喜欢靠领薪水过日子的,所以我就得诚实热心地凭着良心工作,而不能只去贪图安逸和睡懒觉。”
在对自己说了这一番类似劝诫的话以后,列车长波德佳金感到自己的心中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想要好好工作的愿望。尽管已是深夜两点钟了,可他仍然唤醒了列车员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到各车厢去检查车票。
“请您出示……车票”他一边大声喊道,一边兴高采烈地弹响了三个手指。
半明半暗的车厢里,乘客们睡意朦胧,打着哆嗦,把自己的车票递给了他。
“请您出示车票!”波德佳金对二等车厢里一位身体消瘦、身上蒙着皮大衣和被子的乘客说,“您的……车票!”
那住乘客还在沉睡。列车长不耐烦地又说了一遍:“请您出示车票!”
那位乘客打个哆嗦,睁开朦咙的眼晴,惊恐不安地说:“什么事呀?”
“我在问您呢,您的车票呢?”
“我的天哪我可是一个患有风湿病的人。我已经有三天三夜没睡觉了,刚服了片安眠药,可是您却把我唤醒,而仅仅是要看车票!这太缺乏同情心了!您这人真是不懂事!”
波德佳金在琢磨着自己要不要发火动怒,最后他终于发火了。
“您在这里嚷什么啊?这里又不是酒馆!这是火车。”他大叫道。
“就是酒馆里的人也比您有同情心啊。我刚才是第二次入睡!我且不说这车厢里到处都是煤气味,空气简直让人室息,还有那过堂风也把人折磨得够呛。现在你们又想出这鬼主意,你们用得着这么走形式,把人往死里折腾吗?”
“您听我说啊,我的先生!“波德佳金气得面红耳赤,“如果您再这样大声唯嚷,以致打扰了别的乘客,在下一站我就要强迫您下车!”
“这真是大令人气愤了!”乘客们都愤愤不平地说,“您干嘛要缠着一个病人不放呢!”
“可是,是他自己先大声嚷嚷的呀!”波德佳金有点胆怯地说,“好吧,我不再要求看您的车票了。不过,我应该让您明白,查票是我的职责。”
波德佳金耸了耸肩膀,离开了那个病人乘客。刚开始他还感到受了委屈,可是,后来他心里就感到不安起来,似乎受到良心的谴责:“是啊,我的确不该把一个病人吵醒,不过,这也不能怪我,我这样做正是因为我的职责所在呀,我可以把车站的站长叫来为我作证的。”
列车进站了,在这个车站停留了五分钟。第三遍铃响了之后,波德佳金又走进那个二等年厢,戴着一项红色制帽、长着大胡子的车站站长跟在他身后。
“就是这位先生,”波德佳金开口说,“他说我无权检查他的车票,而且他还很生我的气。站长先生,请您向他解释一下:到底查票是不是我的职责?喂,这位先生!”波德佳金转身对那个身体消瘦的乘客说,“如果您不相信我,您可以问一问这位站长先生。
“刚才您不是来过了吗?为此我又服了一片药,刚打了个盹。您就可怜可怜我吧!”
“您可以问问这位站长先生,我到底有没有权力检查车票?”
“这简直让人无法忍受!給您,这是我的车票!拿去吧!您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啊!”
“您这样做纯粹是故意作弄人!”一位穿军装的乘客气愤地说。
“算啦……”车站站长皱了皱眉头就拉拽着波德佳金的袖口走了。
波德佳金耸了耸肩膀,只好慢吞吞地跟在站长的身后走了出去。
“真倒霉,想去满足他们的愿望吧,可到头来却还得挨他们的骂!”他感到大惑不解。
下一个车站到了,列车停留了十分钟。第二遍铃响起之前,波德佳金正站在小卖部的旁边喝着矿泉水,有两位先生走到他跟前,一位穿着军大衣,另一位则是工程师打扮。
“我要告诉您,列车长先生!”工程师对波德佳金说,“您的言行和您对那位患病乘客的态度,已经引起了所有在场者的公愤。这一位是上校先生,我是工程师普吉茨基,如果您不向那位患病乘客赔礼道歉的话,我们就会把这件事汇报给铁路管理局局长。”
“先生,你们知道我是……要知道你们都……”波德佳金慌张失措地不知说什么好。
“您也用不着向我们解释什么,不过我们要警告您的是:如果您不向他赔礼道歉,我们就要对那位乘客施加保护。”
“那好吧,我……我去向他赔礼道歉就是了……”
半个小时后,波德佳金想好了赔礼道歌时要说的话,他到那个车厢去了。
“先生!”他礼貌地对那位病人说,“请您听我解释,先生。”
病人抖动了一下身子,霍地一下坐了起来,紧张地说:“什么事啊?”
“我刚才做得……刚才做得有点那个……请您不要生气……”
“哎哟!我已经服过第三遍安眠药了,刚打了一会盹。天哪,我受不了这种折磨啦!”
“这也太卑鄙了吧!”乘客们气愤地说,“滚开!您一定会为您这种行为付出代价的!”
波德佳金无奈地走出车厢。他走进休息室,筋疲力尽地坐在椅子上,牢骚道:“哼,这些乘客们!如果您想满足他们的愿望,结果还得挨他们的骂!本来你是去为他们服务,为他们办事,可还得落他们的理怨!去你们的吧,我什么事也不管了,我要大口喝酒!”
波德佳金一口气喝下半瓶酒,从此再也不去考虑什么工作、职责和为人诚实的事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是对列车长波德佳金心理变化的描写,为下文有关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也与小说结尾形成了鲜明对照。
B.波德佳金非常兴奋地带领列车员们深夜查票,表明他的工作态度发生了改变,也暗示深夜查票的决定有些草率。
C.多数乘客自觉配合了波德佳金的查票工作和下文病人乘客拒绝配合查票形成对照,是为了说明多数乘客的素质比较高。
D.这篇小说成功地运用讽刺手法塑造了波德佳金这一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契诃夫高超的艺术技巧。
【小题2】作者是怎样刻画“车站站长”这一形象的?站长形象对波德佳金的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哼,这些乘客们”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