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国  王 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但是后来他又有了进步,所以才规定他必须多赢几着。
雷欧提斯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同样长短的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
国  王 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莱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震彻天地,报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在场裁判的都要留心看着。
哈姆莱特  请了。
雷欧提斯  请了,殿下。(二人比剑。)
哈姆莱特  一剑。
雷欧提斯  不,没有击中。
哈姆莱特  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  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欧提斯  好;再来。
国  王 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莱特  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欧提斯  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  王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小题1】文中加点的“国王”和“他”都是国王自指,换成 “我”好不好?
【小题2】“这一个消息”是指什么消息?
【小题3】国王对哈姆莱特说他看好雷欧提斯,而对王后说:“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这是为什么?
【小题4】国王为什么费尽心思为哈姆莱特祝贺?
【小题5】通过文段,我们可以看出国王克劳狄斯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07 03:02: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简·爱(节选)

(英国)夏洛蒂•勃朗特

那天,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从午饭时起便刮起了冬日凛冽的寒风,随后阴云密布,大雨滂沱,室外的活动也就只能作罢了。

我倒是求之不得。我向来不喜欢远距离散步,尤其在冷飕飕的下午。试想,阴冷的薄暮时分回得家来,手脚都冻僵了,还要受到保姆贝茵的数落,那情形委实可怕。

此时此刻,伊丽莎、约翰和乔治亚娜都在客厅里,簇拥着他们的妈妈里德太太。她则斜倚在炉边的沙发上,身旁坐着自己的小宝贝们,一副安享天伦之乐的神态。而我呢,她恩准我不必同他们坐在一起了,说是她很遗憾,不得不让我独个儿在一旁呆着。

客厅的隔壁是一间小小的餐室,我溜了进去。里面有一个书架,我从上面拿下一本书来,爬上窗台,缩起双脚,盘腿坐下,将红色的波纹窗帘几乎完全拉拢,把自己加倍隐蔽了起来。

在我右侧,绯红色窗幔的皱褶挡住了我的视线;左侧,明亮的玻璃窗庇护着我,使我既免受十一月阴沉天气的侵害,又不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在翻书的间隙,我抬头细看冬日下午的景色,只见远方白茫茫一片云雾,近处湿漉漉一块草地和受风雨袭击的灌木一阵持久而凄厉的狂风,驱赶着如注的暴雨,横空归过。

我重又低头看书,那是本比尤伊克的《英国鸟类史》。内中写到了只有海鸟栖居的“孤零零的岩石和海岬”。那里,北冰洋掀起的巨大漩涡,咆哮在极地光秃凄凉的小岛四周。“广袤无垠的北极地带和那些阴凄凄的不毛之地,宛若冰雪的储存库。千万个寒冬所积聚成的坚冰,像阿尔卑斯山的层层高峰,光滑晶莹,包围着地极,把与日俱增的严寒汇集于一处。” 导言中的这几页文字,与后而曲插图相配,使兀立于大海波涛中的孤岩,搁浅在荒凉海岸上的破船,以及透过云带俯视着沉船的幽幽月光,更加含义隽永了。

打扰获得很快,餐室的门开了。

“嘘!苦恼小姐!”约翰•里德叫唤着,随后又打住了,显然发觉房间里空无一人。

“幸亏我拉好了窗帘,”我想。我真希望他发现不了我的藏身之地“可惜伊丽莎从门外 一探进头来,就说:

“她在窗台上,准没错。”

我立即走了出来,因为一想到要被约翰硬拖出去,身子便直打哆嗦。

“什么事呀? ”我问,既尴尬又不安。

“该说,‘什么事呀,里德少爷?’我要你到这里来。”他在扶手椅上坐下,打了个手势,示意我走过去站到他面前。

约翰是个十四岁的学生,比我大四岁,约翰对母亲和姐妹们没有多少感情,而对我则很厌恶。他欺侮我,虐待我,经常如此,弄得我每根神经都怕他。有时我会被他吓得手足无措, 因为而时他的恐吓和欺侮,我无处哭诉。佣人们不愿站在我一边去得罪他们的少爷,而里德太太则装聋作哑,儿子打我骂我,她熟视无睹。

我对约翰已惯于逆来顺受,因此便走到他椅子跟前。他二话没说,猛然间狠命揍我。我一个踉跄,从他椅子前倒退了一两步才站稳身子。

“你躲在窗帘后面干什么? ”他问。

“在看书。”

“把书拿来。”

我走回窗前把书取来。

“你没有资格动我们的书。妈妈说的,你靠别人养活你,你没有钱,你爸爸什么也没留给你,你应当去讨饭,而不该同像我们这样体面人家的孩子一起过日子。现在我要教训你, 让你知道翻我们书架的好处。滚,站到门边去,离镜子和窗子远些。”

我照他的话做了,起初并不知道他的用意“但是他把书举起,立起身来摆出要扔过来的架势时,我一声惊叫,本能地往旁边一闪。可是迟了,那本书已经扔过来,正好打中了我,我应声倒下,脑袋撞在门上,碰出了血来,疼痛难忍。

他向我直冲过来,我只觉得他抓住了我的头发和肩膀“我觉得一两滴血从头上顺着脖子淌下来,感到一阵热辣辣的剧痛。这些感觉一时占了上风,我不再畏惧,而发疯似地同他对打起来。我不太清楚自己的双手到底干了什么,只听得他杀猪似地嚎叫着。他的帮手近在咫尺,伊丽莎和乔治亚娜早已跑出去讨救兵。里德太太上了楼梯,来到现场,后面跟随着贝茜 和女佣艾博特“她们把我们拉开了,我只听见她们说:

“哎呀!哎呀!这么大的气出在约翰少爷身上!”

“谁见过那么火冒三丈的!”

随后里德太大补充说:

“带她到红房子里去,关起来。于是,马上就有两双手按住了我,把我推上楼去。”

(有删改)

(注)文中的“我”是主人公简•爱。她从小父母双亡,被舅舅里德收亲。故事开始时舅舅已经去世,简和舅妈一家生活在一起。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里德太太不让简待在客厅,后来约翰打骂简,她也袒护儿子,并惩罚简。这些情节表现出她对简的不友善。
B.文中多次用狂风、暴雨、冰雪、孤岩等意象来描写窗外的凄风苦雨,以此暗示简即将面临不幸的遭遇。
C.里德太太一家坐在客厅里安享天伦之乐,与简独自躲在窗台上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保姆贝茜虽是仆人,但却是虐待简的帮凶,这在前文有伏笔。她和女佣艾博特最后遵从里德太太的命令,将简关了起来。
【小题2】简为什么会躲在窗台上读书?作者借《英国鸟类史》中的景物描写,表现了简的哪些心理感受?请简要概述。
【小题3】文中用了大量篇幅写约翰对简的殴打,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犬之死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

那是个炎热的下午,坐在街角的那个上了年纪的女乞丐已经在她的西瓜上睡着了。阳光似乎在空气中嗡嗡作响,衰老的猎狗弗拉希靠街上阴凉的一边,顺着它所熟悉的道路,跨着碎步向市场的方向跑去。整个市场阳光耀眼,到处都是凉篷、小摊和色彩艳丽的遮阳伞。女贩们坐在水果筐旁,鸽子拍打着翅膀,钟声在响个不停,马鞭声辞啪作响。佛罗伦萨的各色杂种狗在市场里跑来跑去,这儿嗅嗅,那儿叽叽。整个市场就像蜂房一样热闹,又像火炉一样灼人。弗拉希到处寻找阴凉的地方。它跑到它的朋友卡特琳娜身边,躺卧在她那大筐子的阴影里。一个装着红黄两色鲜花的褐色水罐在边上投下了一道影子,它的头顶上是一座右手伸向前方的雕像,雕像的影子投下来,加深了这一片阴影,使它成了紫色D弗拉希躺在阴影里,观望着小狗们嬉戏玩耍。它们叫着、咬着,伸懒腰打滚,尽情地享受着青春的欢乐;它们互相追逐,跑来跑去,兜着圈子,就像它曾经追逐胡同里的那条西班尼尔狗一样。

有那么一阵,弗拉希的思绪又回到了雷丁。它想起了帕先生的西班尼尔狗,想起了它的第一个恋人,想起了它青春的狂热和天真。是呵,它有过自己春风得意的日子,它并不妒嫉它们。它已经充分地享受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快乐,现在已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女贩伸手到它身背后搔了搔。弗拉希过去经常偷吃她的葡萄,或干些别的坏事,为此它没少挨她的巴掌。可现在弗拉希老了,她也已不年轻,弗拉希替她看西瓜,她就替它搔耳朵;现在她在织毛衣,弗拉希则在打瞌睡。剖开的大西瓜露出粉红色的瓜瓤,引得苍蝇嗡嗡地围着西瓜直打转儿。

阳光透过百合花的叶缝,透过那些五颜六色的阳伞惬意地照射下来。大理石雕像减弱了阳光的热度,使它变得像香槟酒一样凉爽、清新。弗拉希躺在那儿,任凭阳光穿过它那稀疏的毛发,直晒在它裸露的皮肢上。市场里的人们一直在叽叽喳喳地讨价还价。买东西的女人不断地走过它的身边,又不时地停下来,用手指摸摸那些蔬菜和水果。集市上永远响着嘈杂的声音,弗拉希很喜欢听这种声音。过了一阵,它在百合花的阴影下面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沉入了睡梦中。没多长时间,它的脚突然一阵痉挛——是否它梦到了自己正在西班牙追逐野兔:它正顺着被晒得灼热的山坡往上疾跑,身旁一群皮肤黝黑的人正叫着:“兔子!兔子!”同时,野兔则正从灌木丛中窜逃出来?可再过了一会儿,睡梦中的弗拉希又快又轻地吠叫起来,接连叫了许多声——或许是它听见了老主人正在雷丁催促着它这条灵犬前去追猎吧?又过了一阵,它的尾巴局促不安地摇晃起来——莫非是它梦见了老特福德小姐站在萝卜地中愤愤地挥动着雨伞,而自己则正溜回到她的身边,听着她呵斥:“坏狗!坏狗!”而后,它打起呼噜来,陷入了幸福的晚年才会有的那种深沉的酣睡之中。突然,它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抽搐起来,使得它猛然惊醒过来。它觉得自己似乎在什么险恶之境中——莫非又落入了怀特教堂的那群恶棍之手?莫非刀子又架到了它的喉咙上?

不管它做了什么梦,总之它恐怖地从梦中惊醒了,撒腿便跑,仿佛它正从死里逃生,要去寻找一个藏身之所。女贩们见此状况,全都哈哈大笑,向它扔着烂葡萄,呼唤它回去。但它丝毫不理睬她们。它在大街上横冲直撞,大车的轮子几乎压着它,使得站着的赶车人连声咒骂,举起鞭子向它抽来。它飞跑过一群光着半截身子的孩子身边,那些孩子一边向它投掷鹤卵石,一边高叫:“它疯了!它疯了!”母亲们赶紧跑到门口,把他们拉了回去。弗拉希真的疯了吗?是太阳晒昏了它的头,抑或是它又听到了维纳斯的猎号,还是某个美国的促战精灵、某个隐匿在桌腿中的精灵终于又俘获了它?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它笔直地往前疾跑着,从一条街跑到另一条街,一直跑到自己家的大门。它径直跑上楼梯,又径直地冲进起居室。

布朗宁夫人正躺在沙发上看书,它冲进去时,吓了她一跳。她抬头看了一眼。哦,原来并非什么精灵,只不过是弗拉希。她微笑起来,它跳上沙发,把自己的脸凑到她的脸旁,她已经开始衰老,弗拉希也一样。她俯身瞧瞧弗拉希,真怪,她那宽大的嘴,大大的眼睛,浓密的鬈发,使她的脸仍然与弗拉希古怪地相像。他们各不相同,却似乎又出自同一个模型。他们或许已互为补充,唤醒了对方身体里沉睡的东西。但她是一个人,而它却是一条狗。布朗宁夫人继续看她的书,过了一会,她又看看弗拉希,可是弗拉希却没有抬头看她,它身上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变化。“弗拉希”,她叫道,但弗拉希一声不吭。它曾经是生命之物,可现在生机已离它而去了。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描写了一只名叫弗拉希的猎狗死亡的过程,其间充满色彩、声音、气味的印象构成了狗记忆的点点滴滴,与市场里的热闹与嘈杂相照应。
B.文章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爱犬以人的情感,猎犬弗拉希有爱情的狂热、青春的飞扬,有追猎与打斗,也有希望和懊恼,最后它发疯似的奔跑,回归它栖息的居所死去。
C.文章开头部分描写了一个炎热的下午、一个嘈杂的集市的场景,生命的声色光影流转不休,众生相伴, 热闹不巳,此场景反衬了爱犬弗拉希的衰老。
D.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比较全面地描绘了猎犬弗拉希的死。事实上,文章中是有“我”的, “我”是隐藏在镜头后面的旁观者,叙述是“我”视线的流动。
【小题2】文章最后一段耐人寻味,结合你的阅读感受和思考,以此探索文章的思想内涵。
【小题3】文章对猎狗死的过程的描述运用了蒙太奇(镜头剪接)的手法,结合文本,说说这种手法是如何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