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 厨 师
【俄罗斯】帕乌斯托夫斯基
(1)一七八六年一个冬天的傍晚,维也纳城郊的一间小木屋里,一位失明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几年前,这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了眼。从那时起,伯爵夫人的管家就让他住到这间岗棚里,偶尔想起时才给他几个佛罗伦①。
(2)厨师和他女儿玛丽亚住在一起,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小屋里全部家什只有一张床、几条瘸腿的板凳、一张笨重的桌子、满是裂纹的瓷碟和玛丽亚的唯一财产——一架拨弦古钢琴②。
(3)玛丽亚给他临终的老父亲擦过身,穿上冰凉干净的衬衫,这时老人说:“我从来不喜欢神甫和修道士。我不能请牧师听忏悔,但是临终前我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
(4)“你到街上去,”老人又说,“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到家里来,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吧。我想谁也不会拒绝你的。”
(5)街上空无一人。风把落叶刮得满街跑,昏暗的天空落下冰冷的雨点。
(6)玛丽亚等了很久,才遇到一位陌生人。她用颤抖的声音向他转述了父亲的请求。
(7)“好吧,”那人平静地说 ,“我虽然不是神甫,但没关系。走吧。”
(8)他俩进到屋里。这个陌生人麻利地把凳子拉到床边,坐下来,俯下身,愉快地注视了一下临终人的面孔。
(9)“您说吧!”他说,“也许我不是用上帝赋予的权力,而是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
(10)“我干了一辈子活儿,直到双目失明,”老人小声说,并把陌生人的一只手拉到自己身边。“干活儿的人是没工夫去犯罪的。我的妻子,她叫玛尔塔,她害上肺病以后,医生给她开了许多种贵重的药品,还叮嘱要给她吃鲜奶油和无花果,喝滚热的红酒,我于是从杜恩伯爵夫人的一套茶具中偷了一只小小的金盘子,把它砸成碎块卖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心里很难过,我对女儿隐瞒了这件事,一直教育她,别人的东西一点也不要动。”
(11)“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人为这事受到牵连吗?”陌生人问。
(12)“我发誓,先生,绝对没有,”老人回答说,哭起来。“要是我知道黄金救不了我的玛尔塔,我怎么会去偷呢!”
(13)“那好,约翰·梅耶,”陌生人说,把一只手放在老人失明的双眼上,“您在人们面前没有罪。您所做的,说不定还该算是您对爱情奉献的壮举。”
(14)“阿门!”老人小声说。
(15)“现在您告诉我您最后的心愿吧。”
(16)“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
(17)“这由我来做。您还希望什么呢?”
(18)这时,即将逝去的老人突然露出微笑,大声说:“我希望能再一次看见玛尔塔,像我年轻时看到她那样。我想看见太阳,看见这座古老的花园百花盛开的春天。”
(19)“好吧,”陌生人说着站起来,走到拨弦古钢琴旁边,坐到钢琴前的凳子上。急促的琴声突然从岗棚里飘散开来,仿佛千百颗玉珠散落到地上。
(20)“听吧,”陌生人说,“一边听,一边看。”
(21)“我看见了,先生!”老人说着,从床上微微欠起身来。“我看见和玛尔塔相遇的那一天了,那天她因为难为情,打破了牛奶罐。那是冬天,在山里。天空像湛蓝的玻璃一样透明,玛尔塔笑了。她笑了。”陌生人弹奏着,一边望着黑洞洞的窗口。“现在呢?”他问,“您看见什么了吗?”
(22)老人默默地谛听着。
(23)“难道您没有看见,”陌生人一面弹奏,一面匆促地说,“夜由黑变蓝,之后由蓝变成蔚蓝吗?暖融融的阳光已经从什么地方的上空投射下来,您家这些古树的树枝上已经绽开了白色的花朵。依我看,那是苹果树上的花。您看,第一道阳光已经投射到石砌的围墙上,把围墙晒暖了,上边直冒热气。可能是浸透着融雪的青苔水气正在蒸发吧。天空变得更高,更蓝,更美了,鸟儿已经成群地从古老的维也纳上空往北飞去了。”
(24)“这些我全都看见了,”老人喊道。老人倒在枕头上,急促地喘息起来,双手在被子上摸索。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像许多年前一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是我不能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名字!”“我叫沃尔夫康·亚马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说。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触到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深深施礼。
(25)当她直起腰来时,老人已经死了。窗外已是朝霞满天,洒满湿润雪花的花园沐浴在霞光中。
1940年
【注】①佛罗伦,旧时佛罗伦萨的金币或银币,后来在欧洲很多国家通用。②拨弦古钢琴,十六至十八世纪一种有键拨弦乐器,是钢琴的前身。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交代故事发生在冬天,意在与结尾老厨师去世时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春天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
B.医生给老厨师妻子开了许多种贵重的药品,并且叮嘱老厨师要好好养护妻子,然而他的妻子还是因为家庭无法负担高昂的药费而去世了。
C.小说在最后才交代陌生人是莫扎特,使得故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将整篇小说推向了高潮。
D.作者在文中着力介绍老厨师家的全部家什,旨在说明他家的贫困,为后文他因妻子的缘故被迫偷主人家的金盘子做了铺垫。
【小题2】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老厨师的形象特征。
【小题3】有些小说的主题可以作多样化解读,请你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试写出对小说主题不同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4-04 06:32: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大自然

俄国屠格涅夫

我梦见自己走进一座拱顶高大的地下大厦。整个大厦里流泻着某种也是地下的、匀和的光线。

大厦正中间,坐着一位身穿飘动的绿色服装的端肃女性。她一手支颐,仿佛正在沉思。

我立刻明白,这位女性就是大自然的化身。我一激动,心里感到一种由崇敬而来的畏惧。

我走近端坐的女性,向她深深鞠了一躬。

“啊,我们的万物之母!”我惊呼道,“你在想什么呢?你是否在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抑或是考虑着人类如何尽可能地达到完满和幸福?”

女性慢慢地向我投来严厉、阴沉的目光。她的嘴唇嚅动了一下,便发出钢铁般铿锵有力的声音:“我正在思考的是如何让跳蚤的腿儿更有力量,以便它更容易逃脱它的敌人。进攻和防御的平衡已被破坏……应该恢复过来。”

“什么?”我低声嘀咕道,“你想的竟是这个?难道我们人类不是你心爱的儿女?”女性微蹙双眉。

“一切生物都是我的儿女,”她说道,“所以我一视同仁地爱护它们,一视同仁地消灭它们。”

“可是善良……理性……正义呢……”我又低声嘀咕。

“这是人类的说法,”响起铿锵有力的声音,“我既不知道善,也不知道恶……理性对于我决不是法典,再说正义是什么东西?我给了你生命,赋予蛆虫或者人类……对我都一样……你还是防备跳蚤的袭击吧——别打扰我!”

我想反驳……可是周围的大地低声呻吟,抖动了一下,——于是我醒了。

【小题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我”的情感态度变化。
答:  ___ ▲    ____
【小题2】“我”和“万物之母”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___ ▲   ____
【小题3】“以虚写实”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分条赏析“虚写”的表达效果。
答:  ___ ▲    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牛推销
阿尔卡季•阿韦尔琴科(俄罗斯)
一个男人从我家楼上二楼的窗户里飞了出来,跌落到了路面上。我急忙从窗户里探出身子问:“您需要帮忙吗?”
“当然了,”那个男人边揉搓着摔痛的后背边回答,然后还向二楼的窗户做了一个威胁的手势。
这个男人微笑着进了我的家。
“我叫察茨金。”他一进门就把手伸了过来。
“认识您非常高兴。您没摔伤吧?”
“不要紧,小事一桩。”
“大概是因为女人吧?”我对他眨了眨眼睛。
“您喜欢这样的故事吗?如果您需要的话,我推荐给您几部电视连续剧光盘,德国的。有人认为德国的电视剧比法国的好看。”
“不,不要。”我仔细打量了一下他说,“我好像在哪见过您。您昨天是不是被人从有轨电车上推下来了?”
“那是前天的事了。昨天我是在这条街上被人从黑咕隆咚的楼梯上推下去了。”
看着我惊讶的表情,察茨金垂下眼睛,委屈地说:“就是因为我向他们推销保险。现在的人怎么这样呢!我为他们的生命担心,可他们却恨不得把我摔死。”
“怎么?您是寿险代理?”我问,“那我能给您帮什么忙啊?”“您只要回答我一个小问题就行了。您想买哪一种保险?是想晚年领取生活费,还是想身后把保险金留给亲人?”
“我哪种都不需要,”我摇摇头说,“我没有亲人。家里就我一个人。”
“您妻子呢?”
“我是个单身汉。”
“那您应该结婚。这很简单!我可以给您介绍一个姑娘,是个绝色的金发女郎。她父亲还有两家商铺!您明天有时间吗?我们明天就可以去见个面。您需要准备一套西装和一件白衬衫。如果您没有的话,可以先去买一套。我们的商店在……”
“察茨金先生,”还没等他说完,我就打断了他,“我根本就没想结婚!您看我这副形象,头发都快掉光了,满脸皱纹,再加上这个小个子……”
“头发掉光了怕什么?只要您每天涂抹我推荐的药膏,您的头发很快就会像韭菜一样长出来。您脸上的皱纹嘛,只要您每天晚上使用我代理的祛皱霜,很快就会消失。至于您的个子嘛,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只要您坚持使用我们的专业增高机,我保证您每六个月身高增高两厘米。两年后您就可以结婚了 五年后您说不定还能去拍电影了呢……”
“我什么也不要!”我不胜其烦,双手捂住了脑袋。
“您怎么了?头疼吗?请您告诉我您需要多少甁头疼药,公司马上送货上门……”
“对不起,”我强忍着怒气说,“您就让我安静一会吧。我累了,而且我还有一个折磨人的工作没干呢。我得写一篇文章……”
“折磨人的工作?”察茨金一脸同情,“跟您说吧,如果您认为写作是一个折磨人的工作的话,那是因为您还没有使用我公司代理的可调节式写字台。我们的写字台保证您坐姿舒服,轻松省力……”
“你赶紧走吧!”我忍无可忍,下了逐客令,“要不我打电话叫人把你扔出去!”
可这个家伙看了一眼我桌子上的电话,不以为然地一笑:“瞧瞧您的电话吧。现在谁还使用这种式样老旧的电话啊?我给您推荐一款新式电话吧,通话清晰,铃声悦耳……”
我气急了,跳了起来,抓住这个家伙的衣袖,把他朝门口拖去:“出去!我心脏病要犯了。”
“可千万别这样。不过要是您真的发生了不测的话,您也不用担心。我会在我代理的那个墓地为您选一块好地方,风景优美,视野开阔……”
我把这个家伙推了出去,哐地一声关上了门,还在里面把锁反锁了,然后回到了写字台前。
可一分钟后,门把手转动了一下,门就开了。察茨金点头哈腰地走了进来,眯缝着眼睛说:“我只想告诉您,您的门锁不好用,轻轻一按就能打开。我要给您介绍一款英国门锁,质量可靠,坚固耐用……”
我简直快疯了,从写字台的抽屉里掏出一把手枪,对着他咬牙切齿地说:“你再不走,我要开枪了!”
可这个家伙依然面带笑容:“非常高兴您能有机会检验我要向您推荐的防弹衣的质量。我现在身上穿的就是样品。这种防弹衣绝对物美价廉,穿脱方便……”
我放下手枪,冲过去拦腰抱起察茨金,使出全身的力气,把他扔出了窗外!
“您的领带夹不够精致,刮伤了我的脸。我要向您推荐今年的流行新款,黄金质地,新颖时尚……”窗外传来了这个家伙落地前最后的喊声。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在讽刺和幽默中叙述了最牛推销员处处碰壁的经历,反应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生计而奔波的艰辛。
B.“您需要帮忙吗”的关切询问,表明“我”是一个颇具同情心的人;而把推销员从窗户里扔出去的结局,则表明了“我”的虚伪。
C.推销员所推销的商品无所不有,人们需要什么他就有什么,他是一个能力极强且服务态度极好的人。
D.最牛推销员无所不能,能给人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却处处碰壁,频频失败,反应了社会人情的冷漠。
E. 小说中的“我”对最牛推销员既同情,又痛恨,更无奈。同情他处处碰壁的遭遇,痛恨他死磨硬缠的无赖行为。
【小题2】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概括推销员“牛”在哪些方面。
【小题3】请结合作品,探究本文的主题及社会意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一枝红玫瑰
俄玛丽亚·帕弗洛娃
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
她是一个身材矮小、体质衰弱的老人,穿着一身旧衣服。她的头发在脑后盘成两个小发髻,加上苍白的面孔,使那双蓝眼睛更显得纯朴了。每逢天气暖和的时候,这位老妇人总是到街心公园去,在那里一直呆到天黑。只要天气一冷,她便开始到花店去。在花店,有两个按岁数可以做她孙女的卖花姑娘,她俩总是高高兴兴地接待她,因为有她在店里,她们也可以离开一下,去喝一杯咖啡。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她的两只手异乎寻常地敏捷起来,两眼闪着亮光,苍白的脸颊上还泛出了一丝血色。凡进花店的人都觉得,不买一束花就离开那个花店是太过意不去了。
一天晚上,天下着雨,老妇人坐在花店的小椅子上。突然,门开了,进来一位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男子。他头发花白,专心致志地观看着鲜花。老妇人怔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拘谨的微笑,眼睛也湿润了。这是著名的小提琴家杨科夫!她怎么也想不到,她曾亲自教会他认字的那个支棱着耳朵的瘦孩子,竟出落成一个这么魁梧的人。瞧,他就要回过头来……天哪,真巧!老妇人下意识地用手整了整衣服,理了一下她那稀疏的头发,呼吸也紧张、急促起来,她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那男子的每一个动作,可是他没回过头来。他挑了一束花,漫不经心地把钱放下就出去了。那男子早已消失在往来的行人之中了,老妇人却仍然在追寻他的背影。
“你怎么啦,明卡奶奶?”卖花姑娘走了进来,发现她那激动的神情,惊讶地问。
“噢……没什么。”老妇人惊醒过来,她那温柔的蓝眼睛里流露着毫不掩饰的喜悦和自豪,流露出慈母般的深情。
“他是小提琴家杨科夫,彼得·杨科夫。你难道没听说过他吗?”老妇人高兴地向姑娘问道。
姑娘摇了摇头。
“他是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周游世界,从前是我的学生,在班里……”老人忙着解释说,然后又垂下了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继续说着,好像在自言自语。姑娘已经扭过头去,解开一束石竹花。
她明白,姑娘没听她讲话。
老人不说话了,轻声道别后就走了。
姑娘是不能理解她的。漫长的岁月,不同的风尚和感情把她们分割开了,而老妇人是属于过去那种有点可笑的人,她习惯于发现人的善良,并且天真地相信,善良迟早会胜利的。她感到幸福的是,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如果说她心里感到遗憾的话,那就是,她觉得自己已经很老了,不能再去帮助年轻人。
秋天不知不觉地过去,开始下雪了。寒风追逐着街上的行人。花店里暖和而舒适。老妇人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她伛着腰,裹着单薄的旧大衣走着,两个卖花姑娘常常这样想:“谁知她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在她们眼里,她一天天衰老下去,就像个要燃尽的蜡烛。这使姑娘们感到不安。她们请她常来,她乐于常来。因为她喜欢这个地方。她需要跟别人聊聊天,她除了喜欢孩子们外,还喜欢花……。
每当店门打开时,她已经不感到激动,因为她那个闻名的学生再也没有来过。
有时命运也会捉弄人。一个冬夜,卖花姑娘到药店去,老妇人坐在花店的椅子上,透过蒙着水汽的玻璃窗注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门开了,……您想必已经猜到了吧?一个男子用手抖落帽子上的雪花,摘下手套,两眼寻找着卖花姑娘。
“您要点什么?”因为激动,老人的声音拖得很长,断断续续。
男子看了看她。老妇人的呼吸几乎都停止了。他就要认出她来了,一定会认出她来的!刹那间,他那敏锐的目光和老人那兴奋的蓝眼睛相遇了,他现出了紧张的神情,好像极力回忆着什么。后来他又把目光移到了鲜花上。
“有没有玫瑰花?”“有没有玫瑰花?当然有。可在哪儿呢?”老妇人不知所措地四下搜寻。她看不见,也忘了放在哪里了。她看着他那双极力回忆着往事的眼睛……
她心慌意乱,竟没有注意到卖花姑娘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那男子看她摆弄着花束,觉得应该说点什么,于是走上前去,微笑着向她轻声地说道:“我想对您说……您……”男子到底从她脸上看出了什么,她是不会知道的,连给他递花的姑娘也不会知道。
男子抽出一枝最漂亮的花,递给老妇人。
“给我?”她惊讶地喊道,“真的给我的?”喜悦和幸福感使她的眼睛模糊了。
她还想说点什么,可是喉咙哽咽,说不上话来。
“他认出我来了!小彼得……他没有忘记我!”这些话在她的心里翻腾着。
老妇人像一片落叶,慢慢坐回椅子上,脸上显出宽慰的微笑,手里握着那枝美丽的红玫瑰……
(选自《外国名家微型小说选》)
【小题1】本文第三、第十六段的画波浪线句子写出了老妇人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请简要分析两次之间的差异。
【小题2】第十二段中环境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小题3】“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这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小题4】请探究这篇小说以“一枝红玫瑰”作为题目的用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小题1】埋葬别里科夫既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为什么又要“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B.别里科夫虽令人讨厌,但别里科夫死去毕竟令人悲伤。
C.套子的代表人物死去了,可是套子依然存在,且势力还十分强大。
D.在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中,人们都变得虚伪起来了。
【小题2】“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具体指的是
A.别里科夫死后,沙皇专制统治更加疯狂,生活更加郁闷、无聊、乱糟糟。
B.生活虽然恢复了旧样子,但是人们仍然心有余悸,顾虑重重。
C.生活恢复了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
D.别里科夫虽然死了,但人们仍忧心忡忡,没有一点愉快感。
【小题3】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别里科夫是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典型形象,这种人到处可见,任何时代都有。
B.别里科夫思想流毒很广,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会存在。
C.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的产物,制度不变,这样的人将在各处产生。
D.别里科夫是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典型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永远不会消失。
【小题4】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小说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