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有关南极洲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绝大部分属于苔原气候,气候寒冷,11月至第二年3月为暖季
C.淡水资源丰富,盛产鲸、磷虾等
D.土地基本上在南极圈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23 01: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懦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①高寒及荒漠地区少②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③面积大的省区较多④边境省区比较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
①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②地形复杂.环境多样③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①交通方使,人口稠密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同类题2
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全与水源有关。有人说: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B.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C.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D.绿洲地区有丰富的降水,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小题2】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是
A.开垦退化严重的草原,适当扩大耕地,多种经济作物
B.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且适量放牧
C.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
D.在内流河上游修建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面积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小题2】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同类题4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 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 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 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小题2】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同类题5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气候多种多样
②地形多种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A.通风透气
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C.防潮
D.保温
【小题3】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土壤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