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燥热的一天

朝鲜(金思安)

燥热,难以忍受的燥热。无云的青空上,一颗滚热的火球正用他光芒万丈的毒舌舔舐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像是来自非洲的风,夹杂着黄土和泥沙,不时呼啸着。地面上一滴水也没有,仿佛前一天那场淹没全城的暴雨从未来过一般。柏油路上升腾着阵阵青烟,散发出城市特有的臭味。

马路上车很少,行人也很少。商贩倒是有,他们龟缩在某个阴凉的角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侃天侃地,逃避着灼人的烈日。小区里的人们都顶着一床被子或些许衣物走出了房门,胡乱的将它们挂在晾衣绳上,又逃荒似的跑回屋内。前两天的大雨使屋子里发了霉,人们正需要这种天气来驱散屋里的霉味。

城管是积极的,从空调房里出来,迫不及待的骑上工作用的摩托,戴上上次没收摊贩的墨镜,点上烟,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年头,这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真是不多见了。有个人是例外:他腆着肚子,摇晃着从门口走到了一辆豪车前,像沙丁鱼挤进罐头一样上了车,又费力的关好车门。并不是他的大腹便便赋予了他享有这种特权的殊遇,兴许只是因为他是这帮人的头头,需要也应该如此享受罢了。

越是空无一人的街道,便越是适合飙车。几个年轻的城管像风儿一样飞驰,跟在后面的,便是那胖子摇摇晃晃的车,就像他那人一样,有好几次差点撞上道旁的路灯。交警并不管他们——都是自己人嘛!同样的,交警有要事干,不然也不会在这种死天气出来。快月底了,谁都希望自己的奖金会随着违章的人数增加而增长。他们是机智的,不约而同的站在一个交通灯(准确来说是一个几乎被树叶挡住的交通灯)前。这可是个赚钱的好机会,所有人都这么想。没有人管那棵树,更没有人去砍掉它,不会有哪个笨蛋蠢到对自己的摇钱树动刀。

城管们继续搜寻着猎物。他们并不心急,而是耐心的,仔细的,一寸一寸的去寻觅,活像一条条训练有素的警犬,并排的,有条不紊的用各自灵敏的嗅觉嗅闻着空气中的各种气息。天气更加燥热了。商贩们嘀咕着抱怨这该死的天气,放弃了最后挣扎的希望,便都收拾好东西,推着车,准备回家。在一个转弯处,可怜的猎物撞上了等待杀戮的猎犬。

猎犬们自然很高兴,辛苦了半天,也总算有所收获,而且还收获颇丰。他们望着面前满车的水果和小商品,不由得都流出了串串涎水,不顾一旁商贩的苦苦哀求,便互相拍手庆贺。

胖子的酒顿时醒了大半,用并不流利的话语告诉商贩:“你们..走..快快地…东西…留下…”倒是与电视中的太君有几分相似。商贩当然不情愿,一个个聋拉着脑袋。但这燥热的天气总会激发人们心中的怒火,一个人拿起手中的秤使劲朝附近的一个城管掷去,那城管被结结实实的砸了一下,砸的还不轻。城管们也愤怒了,抄起警棍一拥而上,冲突爆发了。

商贩终敌不过装备精良的城管。也就几分钟吧,得意洋洋的胜利者们便用布袋装拾好了为数不多的完好的水果,各自分了后,骑着摩托扬长而去。

有人流了血,地面上斑斑点点凝结了的血点子印证了这一事实。在场的都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不停地搓手,商议。那人就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像是死了一样,血从他的脸上,身上不住地流下。有人拿出手机叫了救护车,又有人要报警,想了想,就放弃了。

那边,城管们倒是斗志昂扬。分了水果,又拿了奖金,个个都趾高气昂。被砸的那位也是笑得合不拢嘴,手中比别人多提了一杆秤。他们仍在路上飞驰,全然不顾迎面吹来的风沙。

风中,有个城管该是要说些什么,话还没出口,自己反倒呛了一大口沙子,半天没缓过劲儿来。他稍稍平稳了气息,又把摩托减了减速,大声喊道:“我听说有的小贩在货里下毒,咱们可小心点儿啊!”其他人也觉得这是个问题,便停车开始商议如何处理这些水果。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丢掉自然是不可能的,自己又不敢吃,就想到将水果送给对面执勤的交警。

交警一直都在。此刻,那些人正在为谁最先发现一车主违章而吵得不可开交。他们终于选出了一个代表,那代表拿着一打罚单走过去说:“根据,咳..咳..根据我市最新交通法,不论红灯绿灯,车都应该礼让行人,所以,你该缴纳……”回头清点了一下人数,六个人,他继续说,“……600元,交给,呃,交给国家。”待车主极不情愿的掏出钱后,转眼间,钱便被几个交警平均分了。队长挥了挥手,示意那车主可以走了。

“嘿,都干什么呢?快,去找你们领导。”胖子走到交警们面前,催促道。

片刻,又一个胖子出现了,一样的大腹便便,一样的油光满面,只不过后者明显是刚睡醒,还不住的打着哈欠。

“哈,兄弟,”城管胖子寒暄道,“我给哥几个弄来几斤水果,都分了,让大伙尝尝,解解渴。”

那边的胖子也是很不耐烦,简单回了几句客套话,收下了水果,便将他们打发走了。

水果,当然是要自己吃。交警胖子在目送他们远去后,叱散了身旁对水果跃跃欲试的下属们,自顾自的,慢慢挪回了车上。车上的空调一直开着,胖子打了个寒战,拿起一个苹果,大嚼特嚼起来。

城管们总算送出了大麻烦,个个都舒了口气,感觉就连胯下的摩托也变得轻快许多。不多时,还没等回到大队,他们就看到两辆救护车拉着警笛向他们回来的方向疾驶而去……

日头偏西,天气也渐渐凉爽了。沉寂了一天的街道重新热闹起来,人们纷纷走出蜗居,到大街上解放自己。没有人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他们所看到的,只有某个角落的斑斑血迹和一兜子散落在马路中央的水果。

一对夫妇正在自己的家中看电视,满足地享受人生中的片刻清欢。“燥热的白天终于过去,日光下的狩猎者都收起了利爪,可深夜的屠夫也随之悄然降临。”电视中,正放着一档著名的节目,解说员用他富有磁性的嗓音解说着。那妇人低头看了眼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转过身,对先生说:“哎!明天,又是燥热的一天呀……”

(有删改)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错误两项的是(  )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这燥热的天气,为下文描写城管和商贩等群体的活动做了铺垫。
B.文章运用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等手法刻画了城管们嚣张跋扈,无视法纪的形象,与交警执勤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城管们恶劣的行径。
C.“可怜的猎物撞上了等待杀戮的猎犬。”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刻画了商贩和城管们各自的形象特点。
D.因为作品的灵感源于生活,所以作者的身边一定发生过同样的令人愤怒的事情。
E.文章以戏谑的口吻讲述了一系列荒唐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当今社会执法人员违法乱纪的行为的批判。
【小题2】文章题目“燥热的一天”有何含义和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小题3】本文结尾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14 03:40: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狗事件
新加坡  希尼尔
他把刀放在侄儿的颈项上。其实,他不想把刀放在侄儿的颈项上。
他只不过赌了一个时期的马,借了几回的高利贷,抢一次杂货店的钱。他最终给认了出来。东藏西躲,躲到大哥那拥挤的三房式组屋去。那天,大门被敲得惊心胆跳,他一心急,拿了把刀,想从二楼窗口跳下。妈呀,有辆警车正亮着红色的讯号灯。
“郭友财在家吗?郭友财开门!郭友财听着,我们是——”郭你妈的!我怎能开门,让你们进来抓我!我那孩子的牛奶粉还没有着落,我欠的钱让我想办法去凑足就是了——杂货店,杂货店我才抢了,不,拿了不到五百元!——我不开门,我不开门!不开门也是死路一条!他抓了七岁的侄儿往房间里关了起来。这是他最疼爱的侄儿,昨天还买了虾饼给他吃。有人从大门闯了进来,他感觉得出,应该是五岁的侄女开了门。然后房门又有人在急促的敲着。
“郭友财,郭友财,我们是,我们是……”
“我还你们钱好了!我还你们钱好了!”他心中在呐喊。“郭友财快开门,郭友财我们是警方人员,郭友财…………”
“郭你妈的,再吵我杀了旺仔!”顿时外边一片寂静,只有房里数声狗吠。外边的人都说郭友财挟持侄儿为人质与警方对峙。
“孩子是无辜的,放了他吧!我们找个人替他。”
外边有人说。好一阵子没有反应。最后,房门开了一隙,外边一位老者走了进去,小侄儿给推了出来,房门再关上。
“别动!”友财上前搜身,一旁的黄狗猛吠不已。从老者右边腰际,搜出一把左轮。
“他妈的,你也来这一套!”友财把刀抛了,用左轮指向老者。
“你不要命了!”
“这把枪跟了我三十年,舍不得拿开!”老者回答得从容。
“也好,你舍不得,让它与你一同归天好了!”
“慢着,先喝杯咖啡如何,你的脸色不太好。”:学#科#网Z#X#X#K
“别耍花样,我要——”
“报告队长,我们已布置好了,请吩咐——”外边有人提高声量。
“先来两杯咖啡,一杯不要糖。”
老者向外边回应。
“你是队长?——”友财有点慌张与惊愕。
“我来日不多,应该由我进来。”
老者望着友财:“你抢了几百块钱,只要报了案,上法庭,最多判坐三几个月的牢,你现在这种大手笔,会要你的命!”
“我没有其他选择!”友财有点软化。
“有!”老者从身上拿出一副手铐,说道:“你现在就自首吧!——我倒忘了,那把枪今天忘了上子弹……”友财整个人瘫痪下去,他没有料到,手中的武器,只是虚有其表罢了。
“队长,咖啡来了!”
“咖啡太苦了!”房门再度打开,郭友财戴了手铐与老者一齐走出来。老者笑着对大伙说:“他刚才都换好了衣服要去自首,谁知道我们先来了一步!”大伙不作声,不太相信他的话。
“哦,就是因为那个小侄,缠着他在房里玩——”老者说得好轻松。
“他刚才不是说要杀旺仔?”有人不服地问道。
“啊哈,你是说那只叫做旺仔的黄狗?该杀该杀,到处随地撒尿拉屎!”
(选自《小小说》)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其实他不想把刀放到侄儿的脖子上”这句话必不可少,表现了罪犯并不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人,为后文“队长”成功劝说他投案自首埋下伏笔。
B.本文情节安排合理自然,松弛有度.例如老者进门交换人质,却从他的身上搜出一把枪,让人替他担忧,外面却又有人喊他“队长”,使气氛更加危险紧张,最后才交待,枪里没有子弹,让人松了一口气。
C.“黄狗”旺仔,在文中起了一个线索的作用,从文中多次描写“黄狗”可以看出.如开头写“屋里有数声狗吠”,老者进屋换人质,“一旁的黄狗猛吠不已”,最后又写“你是说那只叫旺仔的黄狗?”可看出它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D.本文语言口语化,趣味性浓,耐人寻味。如“郭你妈的”、“他妈的”。
【小题2】“队长”在文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小题3】本文明明是一次解救人质事件,为什么却以“黄狗事件”为题?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悲惨命运
英国威·毛姆
(1)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艰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到了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的时候了,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哩!”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2)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梅尔帕梅纽斯·琼斯先生的遭遇了,他简直不知道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他去他的一个朋友家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了勇气说:“呃,我想我……”
(3)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琼斯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呆一会儿吗?”
(4)琼斯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呆一会儿。”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身来。
(5)“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6)“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哩……”
(7)“呃,是可以的,”琼斯说,“假如……”
(8)“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丈夫会很高兴的。”
(9)“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坐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茶水,怪难受的。
(10)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席间琼斯从头到尾都坐在那儿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琼斯到底是因为呆笨而显得郁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
(11)吃完饭之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就拿出照片来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照片都拿了出来,总共有好多哩。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琼斯已看了七十一张照片,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琼斯站了起来:“现在我得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12)“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哩!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13)“没什么事。”他承认,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然后苦笑了一下。
(14)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家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琼斯先生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琼斯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琼斯一起抽烟和聊天。琼斯时时刻刻都想果断地离去,可就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琼斯了,用反话挖苦说:“琼斯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琼斯误解了他的本意,竟热泪盈眶地向他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把他安顿在一间空房里,内心却在狠狠地诅咒他。
(15)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去了,留下琼斯和在家的宝贝儿子玩。琼斯这一天一直在琢磨要离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去,发现琼斯居然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琼斯支走,于是就说,他认为该向琼斯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了一阵子,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16)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终于垮了。他发烧可真厉害,根本就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会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道:“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回到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过一会儿,他又会跳起来,大叫道:“再来一杯茶,再拿些照片来!哈!”
(17)最后,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在他假期的最后一天,他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坐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12)
【小题1】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请按时间顺序概括琼斯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
【小题3】你认为造成琼斯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小说作简要分析。
【小题4】有评论说小说情节“既夸张荒诞又真实可信”,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音乐会
德布鲁诺·弗兰克
①我以前是个音乐会经纪人,我曾认识两个声誉不相上下的男中音歌手,一个叫卡拉,一个叫阿尔德林格,他们之间敌意很深。
②我记得一生中安排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我心里感到挺得意,因为场子里坐得满满的——只有第一排正中的一个座位空着。最后那个人总算来了——他是个无法形容的怪人,已届中年,脑瓜全秃了,脸上有一种阴郁而又困倦的表情。
③卡拉走上台去,听众用热烈、由衷和长时间的鼓掌来欢迎他。卡拉先唱了《救世主》中的咏叹调,然后是巴赫的《合唱曲第59号》,这是巴赫的二百首合唱曲中最难唱的一首。他唱得挺出色,把雍容肃穆的情调表现得十分完美,听众高兴极了。我从舞台门上的小玻璃窗朝外望,看到前边几排的听众既快活、又赞叹,并且激动。只有第一排中间的那个晚到的人仿佛无动于衷。他兴致索然地坐在那儿,脸上毫无表情;卡拉唱完以后,他也不拍手。尽管卡拉瞅着他,他还是冷冰冰地对周围听众欣喜若狂的情形熟视无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④演出的第一部分至此结束,暴风雨般的欢快的掌声传到我的耳际。卡拉筋疲力尽而又恼怒地走进我所在的小房间。他问道:“你看见第一排那个人没有?”
⑤“你究竟说些什么呀?快谢幕去吧,喝彩声快把房子都震坍啦。”
⑥卡拉抹了下额上的汗,拿起乐谱出去了。狂风骤雨般的掌声忽然停止了,卡拉继续唱。
⑦听众都站起来了,他们高声喝彩,并且挥舞着双手。可是卡拉立刻离开了舞台。“看见没有,他仍然坐在那儿,就像个石头人似的!我没法感动他!没法用歌声拨动他的心弦!没法对他产生任何影响!”他对我说,接着就解开衬衫的扣子,把一块湿布盖在胸前。他说:“我想叫那块朽木爆发出火星来——不成功便成仁吧。”
⑧卡拉的紧张和焦虑也感染了我,他使出浑身解数唱着,然而由于一位听众不肯动容,所以他在运用自己娴熟技巧时丝毫不感到愉快,而且没法领略大获全胜的滋味。这个鬼东西也许是拿了别人给他的赠券上这儿来的,要不就是个白痴,或者是个卑鄙的势利小人。我觉得这是骄傲的意志跟迟钝的人在搏斗。
⑨反正不管怎样,只剩下最后一个节目。最后一个节目是卡拉的拿手好戏,其中跌宕回环,变调很多,一会儿是疾风暴雨似的大段唱词,一会儿是亦庄亦谐的说白。“给本城的杂役让路……”卡拉冲着面前那张木然的脸唱道。观众着迷了,他们既高兴又激动,屏住气息静静地听着。可是我在后台却开始感到害怕,我拿起观剧望远镜,仔细端详着敌人的脸。连一点儿表情都没有!难道他连笑也不会?他肯定毫无人性!
⑩卡拉的声音有些异样,我更加聚精会神地听着,——他唱得感情十足,我简直不知道他是怎样把这首难处理的咏叹调推向高潮的。我看到他的肩膀在抽动。似乎只在为一个人唱歌——他直对着那家伙的脸唱着。
⑾突然,他上身前倾……
⑿我猛地拉开门,向卡拉冲过去,大家都站起身,只有第一排正中那个家伙依然无动于衷地端坐着。卡拉是朝着他倒下去的,脑袋就横在他的脚边。
⒀我跪下去,把他抱起来。一缕血丝从他嘴边往外淌,他死了。
⒁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坐在前排中央的人,是阿尔德林格派来的,是个不幸的人——一个既聋又哑的残废人。
(选自《世界文学》,有删改)
【小题1】文中卡拉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小题2】文章第⑦段写卡拉紧张与焦虑,在情节结构上与上下文有何关联?
【小题3】文中“我”对那个坐在第一排中央的人的情感态度前后有何变化?请简析变化的原因。
【小题4】有人认为本文结尾是“欧·亨利式的结尾”,试结合文本对这种说法作具体分析。

同类题4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各题。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现在和未来,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奋起,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小题1】“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句话中“这个梦想”和“美国的梦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小题2】“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句中“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
【小题3】最后一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句子中的“刺耳的争吵声”和“优美交响曲”分别指什么?
【小题4】节选的这部分文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5】把下面的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与我

(瑞典)佩尔·拉格奎斯特

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那时我快满10岁,父亲搀着我的手,一块儿去森林,去那里听鸟的歌声。我们走在铁路线上,这里一般是不让走的,但父亲在铁路工作,便享受了这份权利。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直接去森林,无须绕圈子、走弯路了。

我们刚走入森林,四周便响起了鸟雀的啁啾和其他动物的呜叫。燕雀、柳莺、山雀和歌鸫在灌木丛里欢唱,它们悦耳的歌声在我们的身边飘荡。地面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银莲花,白桦树刚绽出淡黄的叶子,松树吐出了新鲜的嫩芽,四周弥漫着树木的气息,在太阳的照射下,泥土腾起缕缕蒸气。这里处处充满了生机,野蜂正从它们的洞穴里钻出;昆虫在沼泽里飞舞;一只鸟突然像子弹似的从灌木丛中突出,去捕捉那些虫类,而后,又用同样的速度拍翼而下。正当万物欢跃的时候,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驶来,我们跨到路基旁,父亲用两指对着礼帽,朝车上的司机行礼,司机也舞动一只手向我们回敬。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我们继续踏着枕木往前走,路轨两旁竖着一根根的电线杆,人从旁边擦过时,它们会发出歌一般的声音。这真是一个迷人的日子!天空晶蓝透莹,不挂一丝云彩。过不久,我们来到轨道右侧的燕麦地里。我们在这里认识的那个佃户,我们走进去,和里面的人打招呼,他们请我们喝牛奶。然后我们去看他们养的猪、鸡和盛开着鲜花的果树。看完了,又继续赶路。我们在河边停了下来,河水在烈日下轻缓地拍击着两岸,发出悠扬的声音。沿岸苍苍的落叶把影子投在波水涟涟的河面上。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明亮、新鲜。微风从前面的湖上吹来,我们在河边闲逛着,大声笑闹着,把树皮抛入河里,水波立刻将它们带走,又向河里扔小石块,看谁扔得远。父亲和我都快活极了。最后,我们感到有点儿累,觉得已经兴尽,便开始往家里走。

这时,暮色降临了,森林起了变化,几乎快成一片黑色。树的模样也变得奇怪,它们伫立着静听我们的脚步声,好像我们是奇异的陌生人。在一棵树上,只有萤火虫在闪动。它趴着,盯着黑暗中的我们。我紧紧抓着父亲的手,但他根本看不见这奇怪的光亮,只是走着。天完全黑了,我们走上那座桥,桥下可怕的声响仿佛要把我们一口吞掉,黑色的缝隙在我们的脚下张大着嘴,我们小心地跨着每道枕木,使劲拉着手,怕从上面坠下去。我原以为父亲会背着我走的,但他什么也不说。也许,他想让我和他一样,对眼前的一切置之不理。黑暗中的父亲神态自若,步履匀稳。四下一片黑暗,我使劲憋着呼吸。铁轨徒然地斜着,好像陷入了黑暗无底的深渊。电线杆魔鬼似的伸向天空,发出沉闷的声音,仿佛有人在地底下喁语,它上面的白色瓷帽惊恐地缩成一团。一切都叫人毛骨悚然,我挨近父亲,轻声说:“爸爸,为什么黑暗中,一切都这样可怕呀?”“不,孩子,没什么可怕的。”他说着,拉住我的手。

我突然感到我是多么孤独,仿佛是个弃儿。奇怪呀,怎么就我害怕,父亲一点儿也没什么,而且,我们想的不一样。真怪,他也不说帮助我,好叫我不再担惊受怕。

我们刚走到铁轨转弯处,一阵沉闷的轰隆声猛地从我们的背后扑来。父亲蓦地将我拉到路基上,拉入深渊。这时,火车轰鸣着奔来,这是一辆乌黑的火车,所有的车厢都暗着,它飞也似的从我们身旁掠过。我们惊恐地望着它,只见燃烧着的煤在那车头里腾扬着火焰,司机脸色惨白,站着一动不动,犹如一尊雕像,被火光清晰地映照着。父亲不认识他。那人两眼直楞楞地盯视前方。似乎要径直向黑暗开去,深深扎入这无边的黑暗里。父亲重新拉我上铁轨,我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他说:“奇怪,这是哪辆火车,那司机我怎么不认识?”说完,一路没再开口。

我的整个身子都在战栗,这话自然是对我说的,是为了我的缘故。我猜到这话的含意,料到这欲来的恐惧、陌生的一切和那父亲茫然无知(更不能保护我)的东西。世界和生活将如此在我的面前出现!它们与父亲那时安乐平和的世界截然不同。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不是真正的生活……

(选自《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李笠译,有删改)

(注)①父亲生活在法西斯横行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的“星期天下午”一句说明父亲只要休息,便不顾工作劳累,带着我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享受人生乐趣。
B.刚进入森林时,作者通过听觉、视觉向读者描绘了一幅鸟雀欢唱、树木萌发、生机勃勃的森林画面。
C.我们在佃户家里喝奶,去看他们家养的猪鸡和盛开着鲜花的果树,可以看出父亲与这里的人们相处和谐。
D.这篇散文富有魅力,作者通过对沿途所见的不同细微景物的描写,展示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小题2】在和父亲散步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小题3】本文结尾写到:“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什么样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