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材料二: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接近尾声,全国遥感监测“一张图”工程建设也渐入正轨。工程任务于2010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遥感监测,并通过该数据库与国土资源管理相关业务数据库挂接,为实施建设用地全面监管提供基础信息平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________(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________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________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________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水平,目前处于( )
A. 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 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 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 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
(3)简要说明遥感技术在监测灾害与普查资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7-31 09:3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可供多人生活和科研。
(1)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精确位置的确定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要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为(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的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森林大火发生后,对地观测中心紧急响应,收集各种可用卫星资源,开展火灾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
材料二: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阿南林场火灾环境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
(1)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森林火灾,是由于遥感技术具有
等特点。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火灾进行监测,并为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由材料二遥感影像可以看出,此时的风向为
风。
(3)
季节是东北林区森林火灾的多发时节,试从气候因素分析原因。
(4)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同类题3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将形成由30多颗卫星组网,具有覆盖全球能力的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有( )
①授时 ②通信服务
③农作物长势监测 ④气温异常监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4
(题文)《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读图回答。
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实地考察
同类题5
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小组将它作于课题研究。据此回答: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宜冬小麦和玉米轮作。若该结论是通过GIS而得到的,那么这属于下列GIS能解决的哪一类问题( )
A.趋势分析
B.模式分析
C.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D.模拟问题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