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英雄

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
她坐在台下,晶晶亮的眸子中全是台上英武的他。
他是学校请来的英雄,笔挺的军装上一张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因为激动透着健康的红晕。
他在台上大声地念着手中的演讲稿,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右手高高举起,如同一面灼目的旗帜。在一次实弹演习中,面对一颗滋滋作响的手榴弹,他毫不犹豫地拣起来扔出去,挽救了被吓呆的战友。
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朦胧中台上的他是那么高大英俊,连他那浓重的乡音都显得那么亲切。
“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她在心里默默地想。

他三十岁的时候,她二十岁。
学校组织去农村体验生活。
如果不是村干部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他曾经是英雄,她是一丁点儿也认不出他了。
埋头在田里劳作的他跟其他的农民已没什么两样,披着一件灰扑扑的褂子,失却了红晕的脸还是那么黑,却变得暗沉,村干部介绍的时候,他憨憨的笑,脸上,怎么也找不到十年前年轻的影子。
他坐在田头抽着烟卷,好几次她都想走过去跟他说几句话。看着烟头一明一灭,她终于还是没过去。
她实在想不出该对他说什么话。

他四十岁的时候,她三十岁。
他在她所在的城市摆了个摊,卖鸡蛋煎饼。
五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她先认出了他的手,抬头看他的脸,恍若隔世般,已然很陌生了。
她忍不住悄悄告诉女儿卖煎饼的是一个英雄,女儿懵懂地吵闹着,要去看英雄。
她带着女儿折回去,女儿仔细看着那只残缺的手,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她匆忙带着女儿离开。一边哄着女儿,一边回忆自己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只手,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敬佩。
她还记起来当时听完报告回到家,小小的她弯曲起两根手指,模仿三指的样子,想象着那种悲壮。

他五十岁的时候,她四十岁。
她在民政局混上了科长的位置,工作还算清闲,生活不好不坏。
当他在她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的时候,她根本就没认出他,原来他是来申请困难补助的。
她给他倒了杯茶水,他受宠若惊地捧着,只会一迭声地说谢谢。她陪着他办完了所有手续,而他不知道为何受到如此礼遇,越发地惶恐不安,一个小时里说了不下五十声的谢谢。
望着他佝偻着背离开,她开始努力回想他年轻时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真的曾经是个英雄吗?”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觉得那么茫然。

她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那天她在办公室喝着茶,翻着报纸,四十年前的他突然映入眼帘。犹如被雷击般,她手中的茶杯怦然落地。
他在回乡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伙劫匪,一车人里只有他挺身而出,搏斗中,他被刺数刀身亡。报道还提到,他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年轻时他就曾因救人成为部队里的英雄典型。那张穿着军装的年轻的照片,据说是他唯一的一张相片。
一瞬间,泪水又涌上了她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她含着泪眼坐在台下仰望。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以十年为一个叙事单元,叙事清晰,详略有序,叙述人物生活的变迁,借此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品主题。
B.小说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多用巧合安排人物的相见,主要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来塑造英雄的形象。
C.“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女主人公在听到英雄事迹汇报时,记住了英雄的右手和容貌,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D.小说结尾写到“泪水又涌上了她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她含着眼泪坐在台下仰望”,既照应了第一部分中的“她的眼里噙满泪水”,也突出了对英雄的无比崇敬。
E. 小说中写到女儿看到英雄的手时哭了,又写到女主人公当年的不害怕,对比出了当下连孩子也缺乏英雄崇拜的意识,这凸显了作品的写作意图。
【小题2】文中划线处关于“英雄”形象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请简要分析“她”在小说中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15 01:16: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 出彩“90后”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
李楠 刘会民 许大为 张玲玲
说起“90后”,可能很多人都会给他们贴上“自我”“叛逆”“享乐”的标签。而成长起来的“90后”们却以实际行动,展现出这一代人的独特风采。
去年10月份, 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舞台上,吉林女孩张超凡接二连三战胜对手,凭借不俗表现收获无数喝彩。但如果不去关注她的左臂,很多人可能并不会看出她在优异表现之外的特别之处。
“我一直都觉得我跟正常人都是一样的,甚至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有时候会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1992年,张超凡出生在吉林长春一个普通家庭。虽然一出生就没有左臂,但这并没有消磨她的意志,反而鞭策她成长为一名“美少女战士”。在小学报名参加吉林省速滑比赛时,为了不被分到残疾人组,张超凡故意在棉衣左袖口套上了棉手套。最终,她拿到了吉林省大道速滑(少儿组)的冠军。张超凡渐渐体会到母亲那些话的含义:“超凡,其实你只是比别人缺少了一个小零件而已。如果你自己努力,你就会变得很优秀。”
就这样,张超凡从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全国演讲大赛冠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人们看到了“东方维纳斯”的出色经历。大学毕业后,张超凡创办了东北首家国学馆,成了“90后”美女校长。
张超凡说,曾经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的典型和代表,能够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去奋发前进,后来觉得其实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所以她想成为一个追梦逐梦的形象,让更多人看到其实她可以做得很好,大家也都可以做得很好。
从学业走向创业,张超凡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生活总是会厚待努力的人——这是张超凡正在创作的一本书的书名。她说,希望通过这本书,给青年人或者是给有梦想的人一些激励、鼓励。
同样是1992年出生的“90后”,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潘曜还没有走上社会,却曾到过地球的最南端,给南极做过“CT”。
潘曜说:“我们的老师叫窦银科,他是山西省南北极考察的第一人。我在上本科的时候,他是我们的班主任。平时给我们开班会的时候,他会给我们讲很多南北极有趣的故事。然后我们也有这个机会,所以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为适应南极恶劣环境,在做好知识储备的同时,潘曜也加强了体能训练。凭借全面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潘曜从60名预选人员中脱颖而出,2015年11月,潘曜成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带着1.5吨仪器设备奔向了南极。但科考之路并不平坦。
潘曜一路上经历了严重的晕船、呕吐,还经历了零下30度的低温和较低的气压,呼吸比较难受等超出预料的种种困难,但也没产生过后悔的念头,有困难来了努力扛过去就是了。
潘曜在此次科考中的主要任务,是对南极中山站到昆仑站的300米深冰盖进行内部结构的精细化探测。而光是设备安装就让潘曜的手指吃尽了苦头。
“我们一共有7套设备。最难装那套设备应该是300多斤,螺丝也比较多,还比较小,拧的话拿厚手套不好拧,得拿薄手套甚至是光着手拧。光手拧就容易粘住,很冷的时候手碰到金属的东西就直接粘上去了。”潘曜说。
在极昼、极低温和缺氧的环境下,潘曜时刻要关注雷达和冰雪监测仪的工作情况,每晚还要抱着四块25公斤的电池去发电舱为设备充电,之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潘曜表示,中国南极科考队经历了158天的考察,第一次获取冰盖以下0到10米深的温度数据。那些冰川学家就可以据此推演冰盖积累的整个过程。
潘曜说,应该是我们扛起祖国发展大梁的时候了。希望每个人无论是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或者是在某些地方做些平凡、不引人注目的工作,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吧!
如今的“90后”生活在更为优越的条件下,这不应该成为标签化的借口,反而应该是看好他们的理由。他们身上闪耀的属于这代人的宝贵品质,值得我们为出彩的“90后”点赞!
(节选自2016年7月 《中国青年网》,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首尾呼应,欲扬先抑,用朴素的语言,叙写了张超凡和潘曜用自己的行动为当代年轻人做出了表率,证明了“90后”也有出彩的。
B.文章在人物描写中采用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相结合的手法,呈现出张超凡和潘曜在困难面前的内在心理,揭示了二人可贵的精神品质。
C.潘曜对南极考察时安装300多斤设备的叙述,通过对细节的描述,突出了南极考察时工作环境的困难,从中也可以看到潘曜的认真努力。
D.张超凡虽缺失左臂,但却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潘曜成为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这些都值得我们为出彩的“90后”点赞。
【小题2】请简要分析张超凡如何能够“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的。
【小题3】文章中的两位主人公都以实际行动,展现出90后的独特风采,根据文本,谈谈他们出彩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同类题2

(二)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

①“我马背上长大的孙子啊,你这草原上人人夸赞的牧马人啊,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那些事?”

②我看见月光跳进了老祖母的眼睛,把往事照亮。

③我一直记得那个早上,我闻到了你锅里喷香的奶茶味,睁了睁眼睛,又闭上。你说,我的小马驹呀,你赶紧给我打个滚儿爬起来。你把我拎出蒙古包,一直带到牛圈里。你两腿夹着奶桶挤牛奶,让我去把半个月大的小牛犊抱过来撞撞奶,你说只要它在母牛的乳房上吸吮几口,母牛的乳汁就会像山泉一样喷出来。

④那小牛犊在草原上抻开四条腿跑,就像一条肥壮的大黄狗。我追上它,却拦不住它,我拦住了它,却抱不住它,我抱住了它,却抱不走它…… 你脸上的慈祥变成了冰,起身抱起小牛犊,就像抱起一只小狗崽那么轻松。你把小牛犊撒在草原上,让我每天去抓抱,直到我把小牛犊抱到母牛的身底下,你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我就这样在草原上跟着你度过了一春又一秋,一头头小牛犊长成了大奶牛,我也练成了臂力强壮的小牧童。

⑤小草在冰壳子下面冒出了嫩绿色的芽,你把羊群交给了我,一遍遍嘱咐我:“遇到事情不要慌。那几头大肚子的母羊要生,你就远远地看着它。如果遇上有难产的母羊,你就慢慢地帮着它。”

⑥阳光温暖。几头待产的母羊一个冬天都没有闻到新鲜的牧草味了,吃得好入迷。我想把羊群拢起来往回走,发现一只小个子母羊有了生产的迹象。我帮它转过身体背着风,它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它只生出一寸小羊羔的蹄子甲。天色渐渐暗下去,羊群仍然散漫地撒在草原上,老鹰出现了,它闻到了母羊生产的血腥味,在羊群边上盘旋着。我的耐心变成了急躁。当我使着劲把小羊羔从小个子母羊的身体里拽出来的时候,我听到了它异样的叫声。它的子宫被我给拽脱落了。

⑦老祖母,当我急吼吼地求助你的时候,你不慌不忙,轻轻地托起地上沾着泥和草屑的母羊的子宫,用温水冲洗干净,一点点送回母羊的腹腔。你把母羊放在蒙古包里照看了一夜。第二天,那小个子母羊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那样开始吃草了。

⑧老祖母,你两天没有给我一个笑脸,第三天的时候,你一边给我系紧长长的袍子腰带,一边耐心地告诉我,好牧人是会跟草原说话的人,牲畜冷了,你也知道冷;牲畜饿了,你也知道饿;牲畜疼了,你也知道疼……你说牛儿羊儿和我一样,都是草原的孩子。

⑨记得那个冬天的雪花好大,像白蝴蝶似的慢慢地落在草丛里,遍野的牧草像金针,插在银色的雪地上。早上一推开包门,我就看到了那只灰色的大母狼。它离我们的蒙古包不到五十米,面向我们趴着,支着脑袋,看到人,好像并不害怕,一动不动。

我急忙翻身上马,操起套马杆。我的心里有谱,知道一出手就可以套住狼脖子。就在这时,⑩我的肩膀被你甩出的放羊鞭击中了,一阵火辣辣的痛。亲爱的老祖母,你不让我去擒拿这只闯入我们家园的狼。

⑪它掏你的马群了吗?它叼你的羔子了吗?它向你发出凶狠的吼叫了吗?它阻挡你赛马的道路了吗?

⑫老祖母,你的眼睛是明亮的镜子,夜里能看见云里的星星,白天能抓住马鬃上的风。你告诉我这条狼不是来祸害人的,它肯定是遇到难处了。它吃力的呼吸和凌乱的皮毛,暴露了它的虚弱。

⑬草原的夜晚,每一棵草摆动的声音都显得非常清晰。我的心跟着那头狼的呼吸在跳。它为什么不离开?趴在我们门前要干什么?你在等,我在观察。

⑭“嗥……嗥……”,那条狼终于发出了非常微弱的叫声。突然,我听见狼微弱的叫声被放大了不知多少倍:“嗥……嗥……嗥……”,那声音凄厉又高亢,打破了寂静的夜空,幽幽地升起,又渐渐向远方传去。我定神一看,啊?竟是你,我的老祖母,你在帮着那狼大声地叫着!

⑮三对绿色的狼眼睛,像小灯笼那样,越来越近。这是母狼的伙伴听到了它的呼救声,赶来了。那母狼把头低向身旁的草丛,叼起一只小狼崽。接着,每一条狼都叼起一只小狼崽,飞快地离开了。原来,那母狼一直一动不动地卧着,冒死从早晨坚持到夜晚,是为了守护身底下刚刚出生的孩子。。幸运的是,它遇到了你,我的老祖母,草原万物的母亲,你知道如何帮助它。

⑯我亲爱的老祖母,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

(选自《文汇.笔会》有删选

【小题1】第④段画线句语句递接紧凑,请对此加以分析。
【小题2】第⑫段将老祖母的眼睛比喻成“镜子”形象生动,而从段落整体来看,“镜子”这喻体的选择另有妙处,请加以赏析。
【小题3】本文运用第二人称来指称“老祖母”,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4】文章结尾说“我亲爱的老祖母,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请评析“这样”一词所包含的道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它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产生可追溯到隋唐的“新声”(燕乐)或更早的汉魏乐府,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摆脱按曲拍谱词的束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
宋词的发展有它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经济趋于繁荣。宋王朝在削平小国后,不仅俘其国主,掠其财富,而且将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伎掳入京华,“四方执艺之精者皆籍中”(《文献通考•乐考》)。宋太祖赵匡胤更在“杯酒释兵权”时,劝开国的武将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置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在最高统治者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或竞蓄歌伎,或流连坊曲,竞相填写新词;朝野上下,均以能词为荣。
宋初的词人,作品主要是自然清新的小令。这期间,王禹偁的《点绛唇》,清隽旷远,优美明快;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胸襟空阔,雄杰俊逸,别饶韵致;林逋的作品,以及欧阳修的《采桑子》等清隽、疏朗、质朴、自然。它们或掀两宋词的帷幕;或开豪放词的先河,使人读之如闻空谷足音;或具有敦煌曲子词中某些民间词的风味,使人耳目一新。    
但是,无论内容或形式,对两宋以及后来词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李煜和柳永的词作。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精于书画,妙于音律,在文学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尤其是成为阶下囚后的词作,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意无穷,被称之为“神秀”之作(《人间词话》);艺术境界高大阔远,“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复堂词话》),语言天成自然,流走如珠。他的词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屈原的《离骚》一样,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领域里最宝贵的遗产。李煜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宋代许多词人,范仲淹《渔家傲》气魄宏大,苍茫浑成的风格;柳永词大开大合,寄托感慨,意境深远的铺叙手法;苏、辛浑然一体,气象阔大的豪放词风;晏殊、欧阳修、李清照等语出明净,宛转天成的特色,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他的影响。    
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创制的慢词,风行天下,“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无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萧瑟清晨,或是“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的暮霭初收,“怒涛渐息,樵风乍起”的秋浦江上,“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的残照楼头,都情景交融,在景色描绘中凝聚着词人真实的离愁和身世之感。像柳永那样在创意和创调两方面同时做出巨大贡献的全才,在中国的词坛上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苏轼以他那广阔的创作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为宋词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北宋的词坛却始终是婉约派的天下。这与宋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耽于安乐”,几乎是贯穿整个宋王朝多数君臣的通病。因此,即使是在豪放词波澜衍漾,滚滚向前之时,婉约词仍能有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姜夔、吴文英、王沂孙三大派,他们虽然风格迥然各异,但都宗周邦彦为师,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
【小题1】下列对宋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词虽源于隋唐的“新声”(燕乐)或更早的汉魏乐府,但直到晚唐.五代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
B.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它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宋初的词作都是自然清新的小令。
C.宋词由小令发展到慢词,柳永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景色描绘中凝聚着真实的离愁和身世之感,扩大了词的题材。
D.豪放派的词虽然有广阔的创作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但始终没能一统词坛天下。
【小题2】下列关于宋词兴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
A.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经济趋于繁荣。
B.宋王朝在削平小国后,将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伎掳入京华。
C.在最高统治者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蓄歌伎,填写新词,均以能词为荣。
D.“耽于安乐”,几乎是贯穿整个宋王朝多数君臣的通病。
【小题3】下列对“他的词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屈原的《离骚》一样,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领域里最宝贵的遗产”一句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煜是我国历史是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精于书画,妙于音律,在文学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
B.代表李煜词最高成就的是他成为阶下囚后创作的那些“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意无穷”的作品。
C.李煜虽为亡国之君,但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思想境界都可与曹雪芹.屈原在文学史上并立。
D.李煜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杰出成就对宋词影响深远,无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都曾从他那里吸收营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的目的,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已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B.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D.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起着决定作用。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B.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
C.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的得出,源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
B.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向内核心内容层面的展示。
C.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
D.《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谜语文化渊远流长,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灿明珠。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和)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涵奥秘的事物。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外,大都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谜面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抽象化/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事物特征,   ①  。它们的谜面一般是合辙押韵的歌谣,语言通俗,朗朗上口,适合(传诵/传颂)。灯谜,又叫“文虎”“灯虎”。 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几个属性。灯谜的制作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技相形等   ② ,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比如以“花生”为谜底的灯谜谜面是“木兰之子”。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渊远流长    蕴(yùn)
B.抹(mò)    引申
C.曲(qū)    璀灿
D.朗(láng)   着(zhuó)
【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或  抽象化   传诵B.和   形象化   传颂
C.和  抽象化   传颂D.或   形象化   传诵
【小题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 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
B.①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C.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D.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
【小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②虽然是首次出国参赛,但乒乓球队的小将们不畏强手,敢于拼搏,大打出手,最终夺冠,载誉而归。
③互联时代,利用高科技从事络诈骗的犯罪案件不绝如缕,因此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了对络的监管。
④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派军舰对中国南海的岛礁进行抵近侦察,把本来平静的南海搅得风生水起。
⑤金庸就是倚马可待天天写时评的报人,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
⑥络生造词,既不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无益于人际交流,最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所以,必要的规范和禁止无可非议。
A.①⑤⑥B.①③⑥C.②③⑥D.③④⑥
【小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B.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大汶口文化的遗物中,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画面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的写法。
C.近年来,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但对于刚刚起步的毕业生来讲,减少税收额度和提供少量的借贷资金,并不能起到实质上的帮扶作用。
D.法国总统表示,大部分遇难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下,并强调此次恐怖袭击是法国首都夜生活热闹的地区为目标,包括酒吧、餐馆和一个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