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
A.甲地地形崎岖,土壤黏稠
B.乙地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
C.丙地农业发达,作物一年两熟
D.丁地高寒缺氧,牲畜皮毛厚实
【小题2】以不同的标准分组,上述四个传统民居主要所在省区均可以分成不同“小组”。按下列标准,分属同一组的是
A.干湿状况—甲丁
B.农业类型—乙丁
C.热量带—乙丙
D.河流流域—甲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27 04:31: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小题2】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
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
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
【小题3】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同类题2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
B.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C.甲、乙受冬季风影响,丙地不受冬季风影响,只受夏季风影响
D.均为季风气候类型
【小题2】日本1月0 ℃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 ℃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同类题3
徐霞客把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石山”,而把非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土山”。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图中两种地貌等高线呈现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水土流失程度不同
B.岩石岩层性质不同
C.绝对高度不同
D.生产建设强度不同
【小题2】我国南北方都有“梯田”,山西省大寨曾以修建“梯田”成为农业典型。“梯田”适宜建设在
A.坡度较大的“土山”上
B.坡度较大的“石山”上
C.坡度较小的“石山”上
D.坡度较小的“土山”上
同类题4
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形区名称是
A.横断山区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小题2】该区域最为丰富的能源是
A.太阳能
B.水能
C.石油、天然气
D.地热能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某地不同年段各季节平均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有明显结冰期
B.存在大量红壤分布
C.风蚀地貌分布广泛
D.以热带季雨林为主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