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粮食虚拟耕地是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耕地资源,即将地区间进行的粮食交易看作是相应的耕地交易。目前我国粮食虚拟耕地流动存在“北土南运”的趋势,由于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粮食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的原因是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C.北方地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南方地区可用耕地面积狭小,不宜进行粮食生产
【小题2】“北土南运”会
A.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B.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
C.增加南方地区农民收入D.加快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
【小题3】“北土南运”会降低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资源分布不均B.水热条件分布不均
C.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D.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20 12:08: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像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解说词二:“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小题1】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
A.秦岭、渭河B.秦岭、淮河
C.大巴山、汉江D.太行山、汾河
【小题2】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境内河流春季易发生凌汛D.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小题3】陕西梯田的南北差异表现为(   )
A.南方种春小麦,北方种冬小麦B.北方梯田热量更充足,土壤更肥沃
C.南方梯田更重视引水灌溉工程D.北方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保温、保水
【小题4】泾河的清与浊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主要体现出(   )
A.季风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B.黄土高原冬季受侵蚀更强烈
C.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D.泾河流量的年际变化非常大
【小题5】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泾水浊而渭水清最合理的解释是渭河(  )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B.主要流经平原,泥沙淤积
C.上游人口、城市众多D.流速快,侵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