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4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4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居民内向、封闭,d地区居民外向性、开放
B.b地区山多平地少,C寒冷干燥多大风
C.a C民居讲究院落的一统和大家团圆,长幼有序
D.bd民居都防潮、防动物侵袭,适应当地气候,建筑形式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小题2】对C图认识正确的是( )
A.C图建筑结构有利防寒防风,是明清时北方贵族“闯关东”的产物
B.C图是客家人为防御而建
C.C图居民因经济原因,来自黄河流域
D.C图居民因水旱灾害而“走西口”,是生态原因造成的人口迁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8 05:42: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2届世界博览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意大利
A.多火山地震,地热、天然气丰富
B.地处北温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C.受暖流影响,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D.热那亚临海,服务范围比米兰广
【小题2】此次世博会举办期间
A.南极圈附近极昼范围先增大后变小
B.非洲草原植被茂盛,适宜游牧活动
C.罗马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D.米兰比北京日出晚,自转线速度快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该盆地西北缘为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两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水系分布图(左图), 甲至丙河段7月水温和海拔变化图(右图)
材料三、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材料四: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
(1)试从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两个角度分析羊八井地热能丰富的原因。
(2)材料二中乙至丙河段7月水温变化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3)雅鲁藏布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处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原因。
(4)分别归纳材料三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5)根据材料四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同类题3
读“面积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部分资料”,做下列各题。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中国
巴西
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997
937
960
854
769
人口(亿)
1.45
0.31
2.73
12.95
1.62
0.19
具备生产能力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2
8
45
27
28
60
森林总面积(万平方千米)
754.9
247.2
209.6
133.8
566
39. 8
【小题1】各国人均森林面积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
A.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
B.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C.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D.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
【小题2】各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美国因境内无高大山脉而比重较高
B.巴西、中国因境内多山而比重较低
C.澳大利亚因气候温和湿润而比重高
D.俄罗斯、加拿大因纬度高而比重低
同类题4
读下图,Ⅰ、Ⅱ、Ⅲ为我国三大自然区,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区域间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气候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土壤和植被
D.水文和地形图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由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地理界线P是我国( )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
③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 ④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5
下图为亚洲南部某岛国示意图,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