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公元前4000年以来,沿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通过考古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麦和小麦。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巴里坤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千米。下图示意不同年代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在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中,公元前1000年—公元元年期间的遗址较多且数量稳定,推测其原因有
①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种植面积大,食物供应充足 
②位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交通方式的巨大革新使运输更便利 
③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积雪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湿度较大 
④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少;土壤较肥沃,环境稳定性较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14 12:54: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