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黃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小题1】这首小诗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具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2】诗人为什么说原来“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而现在“戴着荆冠”却“不敢呻吟”?
【小题3】诗人用“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比喻自己对母亲的怀念,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27 03:3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当代诗歌,回答下面小题。
惠安女子
舒 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注)福建惠安,历史上是一个“十年九旱,十雨九涝”的地方,闭塞、贫穷。男子长年漂泊在海上,早婚、长住娘家等封建陋习,给惠安女子带来了许多苦难,历史留下过集体自杀这样触目惊心的记载。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组是
A.前两句将惠安女子望眼欲穿的双眼定格,那似火的目光传递的是惠安女子对丈夫或恋人刻骨的思念和无限的牵挂。
B.第二节中“蒲公英”“海面”“浪花”这些意象的使用暗示了她们最终的失落。
C.第三节“洞箫”“琵琶”“晚照”等意象为惠安女子的忧伤增添了古韵,使这份忧伤有了历史的纵深感。
D.第三节中一个“咬”字细腻地写出了惠安女子的羞涩和矜持。
【小题2】有人说,诗的最后一句“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表达了诗人对惠安女子命运改变的欣喜之情,你同意吗?联系全诗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