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陕西部分区域图”,阴影部分所示地区以干旱严重而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民间称之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干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难存留
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C.地表荒漠广布,水分下渗严重
D.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
【小题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应该( )
A.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B.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C.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
D.利用人口优势发展水稻种植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31 04:4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胡焕庸线”是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胡焕庸线”在地理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下图示意“胡焕庸线”在东北局部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呼伦贝尔高原人口密度较小,松嫩平原人口密度较大。影响两地人口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纬度
【小题2】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但三江平原少有森林。这主要是因为三江平原
A.地势低,气温高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同类题2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住状况做了评估。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①自然条件
②旅游资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受惠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省级行政区P( )
A.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B.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C.高新技术产业占相当大的比重
D.城市分布密度超过东南沿海地区
同类题3
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温、耐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读向日葵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影响甲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源
C. 热量 D. 土壤
【小题2】下列与图中沼泽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河流有凌汛,容易泛滥
C. 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D. 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
【小题3】关于甲国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汁牧草广布,乳畜业发达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 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D. 工业发达,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同类题5
下图为南极洲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南极洲( )
A.矿产资源贫乏
B.河川径流量小,淡水资源短缺
C.气温极低且多暴雪,冰雪积累量大
D.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小题2】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点距极点的距离为2000km
B.昆仑站位于冰点的东南方
C.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
D.我国四个科考站在冬季都有极夜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