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
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10-16 03:00: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崇明县隶属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全县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总面积 1411 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图 6 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崇明县
A.2002 年城镇化水平较低,处于初期阶段
B.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C.至 2012 年,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D.第三产业产值稳定
【小题2】有关崇明县三大产业,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产业效率提高,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劳动力转移
B.2002 至2012 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超过第一产业
C.2002 至 2012 年,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
D.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第三产业中应优先发展休闲旅游业
同类题2
珠江三角洲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另外,很多国外的企业都在此建厂,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设厂的原因是
①劳动力丰富 ②地价低廉 ③多侨乡 ④国家的优惠政策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小题2】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建厂的好处是
A.充分引进外资,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B.可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了污染
C.促进经济发展,扩大耕地面积
D.减轻就业压力,增加城市的人口数量,维护了城市环境
【小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部分城市仍出现缺水现象,原因除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以外,还有
A.地下水位下降
B.气候变干旱
C.河流径流量减小
D.水质型缺水
同类题3
多年累积的高速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加速了( )
①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②人口向城市集中③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④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播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同类题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工业增长经历了先快后慢的变化过程
【小题2】90年代后期至今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产生如图所示的发展变化,其原因可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
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同类题5
近年来,安徽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不断降低。下左图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碳排放量与GDP变化,下右图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煤炭和石油碳排放构成。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
A.GDP增速低于碳排放量增速
B.a表示碳排放量
C.c表示石油
D.能源消费总量几乎不变
【小题2】为降低碳排放强度,安徽省应着力()
①加强皖北水能的开发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调整产业结构
④发展节能技术 ⑤提高皖南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