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红烛》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都是五四时期激情澎湃的青年的热血表白,这两首诗的情感表达有哪些共同点?请从修辞手法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0-31 10:3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完成问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一九二0年一二月间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B.诗歌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把诗人自己比喻成为年青女郎燃烧的“炉中煤”,通过“炉中煤”对年青女郎倾诉衷情,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眷念。
C.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但愿意积极进取、以身许国,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和“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等诗句,很生动地写出了“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念祖国的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
【小题2】“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的反复出现有着怎样的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

同类题3

阅读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回答下列问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鲁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小题1】理解诗歌的内容 对这首诗理解不够准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采用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B.诗人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把自己比喻成年青女郎燃烧的“炉中煤”。通过“炉中煤”对年青女郎倾诉衷情,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C.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但愿意积极进取、以身许国,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和“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等诗句,很生动地写出了“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恋祖国的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
E. 《炉中煤》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块正在燃烧的煤炭,将祖国当作日夜思念的女郎,可见其爱情之深沉。有人将这首诗解读为爱情诗,这显然是误读。因为诗的副标题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所以只能是一种爱国情感的表达。
【小题2】鉴赏诗歌的形象 作者为什么要用“炉中煤”自喻?
【小题3】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

同类题5

阅读《天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X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小题1】对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弘的气度和极度的夸张,突显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期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B.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以“吞”为关键词,展示出一条“天狗”吸纳世界万物的生命特性。这“天狗”其实就是指郭沫若自己。
C.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它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
D.第三、四节中,汇聚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最后,“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表现出“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毁灭的革新精神。
E. 《天狗》是“五四”时期奏响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它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音。“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革新精神的再现。
【小题2】诗人是怎样塑造“天狗”这一形象的?
【小题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小题4】闻一多将写诗比作“戴着镣铐跳舞”。鲁迅说:“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郭沫若不这么看,他说:“诗的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试着分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小题5】本诗在艺术上充分体现了郭沫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请对这一特色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