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根据故事情节,在横线填写正确的内容。
(1)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自小聪慧,中学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他曾打算毕业后到有名的大学深造,还想过去德国留学,梦想和心爱的梅表妹结婚。为了爷爷早日抱重孙,为了父亲的意愿,他和父亲用____(
A.拈阄B.算命)的方法决定下来的、素不相识的少女瑞珏结婚,婚后他过得很满足,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
(2)“我一定要走!我偏要跟他们作对,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做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他说完在房子里走了两转,口里只顾念着“叛徒”两个字,似乎不明白这个意思。(《家》)
这个 “他”是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4-03-03 10:2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靜,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楫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小题1】选出括号中对加点字作用或修辞手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引用)
B.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象征)
C.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引用)
D.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比喻)
【小题2】文章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在全文表达中的作用,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先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用以引起自己的,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B.在内容上,艺术家和他的狗的故事,巴金和他的包弟的故事,二者形成映照。
C.说明了巴金结识的朋友多,范围广。
D.说明在文革时期这样的事情并非一二,而是普遍存在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题3】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下面分析不恰当的—项是(   )
A.写小狗表现巴金喜欢动物,热爱生命。
B.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
C.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
D.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正是为了写人的心灵。

同类题4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我们那边有一些很高的钟楼,一个人如果从那儿掉下去,还不到地面就跌死;如果你愿意我从那儿掉下去,你甚至不需讲一个字,只要一眨眼就够了。”《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在说这句话之前,得知爱斯美拉达的事便为她去寻找卫队长,求他去见爱斯美拉达。可负心的弗比斯却不屑一顾,策马而去。卡西莫多不愿看到爱斯美拉达痛苦,便说上面这句安慰她的话。(《巴黎圣母院》)
B.加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避难所里,给她拿来了衣服、食物和被子。爱斯梅拉达抬头看到加西莫多丑陋的外表,心里有些吃惊但并不怎么害怕,向他表示了感谢。(《巴黎圣母院》)
C.1482年1月6日,巴黎市民们沉浸在愚人节极其欢乐的气氛中,司法官的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结果长得最丑,笑得最怪,最难看的卡西莫多当选,人们给他穿上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轿子,到大街小巷游行。(《巴黎圣母院》)
D.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钱梅芬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 ” (《家》)
E.爱斯梅拉达带着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她,误闯入“奇迹王朝”。按“奇迹王朝”的法律,甘果瓦将被绞死,除非有人愿意嫁给他。爱斯梅拉达出人意料地宣布愿意做甘果瓦的“妻子”。甘果瓦获救后,爱斯梅拉达只供他食宿,不准他近身。(《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