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内蒙古某地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推测,从1950—2005年该地区( )
A.开垦荒地,耕地总面积最大
B.退耕还草,草地面积总体增加
C.城市扩张,建设用地增加
D.发展放牧业,未利用地先减后增
【小题2】该地区草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农业熟制发生变化
D.风沙天气增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21 09:23: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2017年我国不同类型荒漠化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不同类型荒漠化所占比重,可判断出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为( )
A.东北平原
B.西北地区
C.青藏高原
D.南方丘陵区
【小题2】我国不同省区主要的荒漠化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河北——风蚀荒漠化
B.西藏——冻融荒漠化
C.江西——盐渍化
D.甘肃——水蚀荒漠化
同类题2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迅速的城市化工业化破坏了生态
D.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小题2】“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沿海,便于出口
C.增加沿线地区的就业岗位
D.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同类题3
读“中亚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流域最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D.草场破坏
【小题2】有关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强度增大,频率降低
B.草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小
C.气温日较差增大
D.河流含沙量减小
同类题4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中亚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
(1)中哈石油运输线是中国的第一条战略级跨国原油进口线,说出我国从中亚进口石油最佳的运输方式及该运输方式的优点。
(2)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简述该国种植棉花的有利的自然条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带来的主要的环境问题。
(3)乙河流在入海口处形成广阔的三角洲,简述该三角洲形成的条件。
同类题5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基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小题2】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发展加剧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
D.气候异常
【小题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 ( )
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
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