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两河口图,阴影为海域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河河口处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①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③土地沙化严重
④海岸退缩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下列关于两河流下游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河下游航运发达
B.①河人口稀少,②河人口稠密
C.①河下游盛产黄麻,②河下游盛产棉花
D.①河沿岸植被是常绿硬叶林,②河沿岸是落叶阔叶林
【小题3】对①河入海口所在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首都是伊斯兰堡
B.该国有著名的佛教建筑吴哥窟
C.人口过亿,人口密度大
D.位于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29 10:32: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结合下表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
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小题2】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读“芬兰、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略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赫尔辛基位于迈阿密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小题2】有关芬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C.人口稀疏区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同类题3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是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小题2】以下省区全部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青、陇、宁
B.新、青、藏、内蒙古
C.新、藏、滇、甘
D.藏、内蒙古、陇、宁
【小题3】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湖平原(如下图)地势低平,河湖密布,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米。每年5月份中下旬,该平原的早稻孕穗扬花期易遇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俗称“五月寒”
(1)分析两湖平原易受到“五月寒”的地形原因。
(2)分析两湖平原“围湖造更”对“五月寒”灾害的影响。
同类题5
读甲、乙两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示两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均为集约化农业
B. 图中长株潭和鲁尔区两大经济圈目前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
C. 两河流域的植被类型相同,均为常绿阔叶林
D. 两条河流的通航里程相近,但甲河年货运量远大于乙河
【小题2】图中A、B地区在发展种植业生产方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 B. 土壤贫瘠 水资源不足
C. 雨热不同期 水旱灾害频繁化 D. 水旱灾害频繁 光热条件不足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