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是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小题2】以下省区全部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青、陇、宁
B.新、青、藏、内蒙古
C.新、藏、滇、甘
D.藏、内蒙古、陇、宁
【小题3】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21 09:08: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小题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水运发达
C.冬季河流结冰
D.雨热同期
【小题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盛行风向
D.纬度位置
【小题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D.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同类题2
为解决特殊的气候条件地区人们的缺水问题。某人设计的一套装置。他先在沙地上挖出大坑,坑中置放一面凹镜,使光线汇聚到一点(焦点),在这点放上氯化钙干燥剂,最终获得 蒸馏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这套装置中( )
A.沙地上挖出的大坑是为了收集雨水
B.白天镜面产生高温来蒸馏干燥剂中的水分
C.干燥剂在夜晚低温时吸取土壤中的水分
D.凹镜子是为了更多地吸收太阳辐射
【小题2】这套集水装置适用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是指( )
A.夜雨多发地区
B.海拔高空气稀薄
C.降水季节分布不均
D.昼夜温差大
同类题3
下图中的方格部分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分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小题1】图示四个地区与其分布的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稻 ②春小麦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 ②玉米 ③咖啡 ④剑麻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黄麻
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春小麦
【小题2】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以家庭经营为主
B.属于粗放经营
C.机械化水平较高
D.商品率很低
【小题3】图中农作物的分布,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商品性
同类题4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问题。
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气候全年湿润
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
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图中甲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1)据图推断甲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2)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3)指出第四纪甲半岛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