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一直有着争论。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字数在80至100之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06 09:03: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
有错误
的一项是
A.《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作品成功塑造了周朴园这个典型形象,他的专横暴戾,冷酷无情,不仅造成周萍与蘩漪畸形反抗的乱伦关系,而且也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幻想。
B.《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作了不同回答,公西华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求性格退缩,所以激励他,而由勇于作为,所以让他有所节制。这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C.《阿Q正传》是《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以“精神胜利法”为基本性格特征的阿Q,成为了中国人精神缺陷和性格弱点的典型代表,他的不幸遭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整个民族苦难历史的写照。
D.《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玉缘》《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 小说以宝黛爱情为主线,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人物,除了宝黛二人外,还有丫鬟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就是晴雯的判词。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
B.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散文。《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C.《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狂人日记》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形象作品借狂人之口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D.哈姆莱特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生存还是毁灭”这句最经典的哲理性独白表现出哈姆莱特复仇之心的坚决和果断。
同类题3
选出下列有关小说知识的说法不当的一项()
A.传统小说在叙事时,多用“讲述”方式,这种方式多采用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甚至对小说中的人与事“指手画脚”。
B.作为背景出现的风景,往往对事件有相应的衬托作用,只不过有时是“同调同质同方向”的“正衬”,有时是“反调异质反方向”的“反衬”。
C.虽然小说的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但主题必须鲜明,主题鲜明是评价小说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D.根据福斯特关于“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理论,林黛玉、周朴园、娜塔莎这些人物都属于圆形人物。
同类题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季氏将伐颛臾》表现了孔子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体现了其“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思想。
B.《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易经》《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C.《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D.《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通过爱斯梅拉达的送水来表现人性美,讴歌人性美,呼唤人性美;通过观众前后态度的转变展现人性的复杂,即人性之中美与丑是对立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美与丑可以相互转化,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人们应该追求和拥有美的德行。
同类题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娥冤》是我国著名的元曲大家关汉卿的作品,元杂剧中一般有旦、末、净等角色,《窦娥冤》
中窦娥这一角色被称为“正末”。
B.《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
C.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归隐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成为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建安时期,是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
曹禺(1910-1996)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