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现代文阅读
《拿来主义》节选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子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白勺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小题1】“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这一句在文中的意义正确的是(    )
A.介绍得到“大宅子”的几种途径。B.讽刺做了富翁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
C.强调对于文化遗产的无条件接受。D.讽刺批判某些人为得到“大宅子”的不择手段。
【小题2】分析文段中以下使用的比喻论证手法。
(1)“大宅子”比喻:  
(2)“孱头”比喻:   
(3)“鱼翅”比喻
(4)“姨太太”比喻:
【小题3】本段最后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请结合文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做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18 09:44: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庄子名周,宋之蒙人,盖稍后于孟子,尝为蒙漆园吏。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存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然《外篇》《杂篇》疑亦后人所加。于此略录《内篇》文,以见大概:
齧缺问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王倪曰:“吾恶乎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王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王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哉?(民)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虮蛆甘带,鸱鸦鼠,四者孰知正味?自我观之,仁义端,是非之涂,樊淆乱,吾恶能知其”(《齐物论》)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大宗师》)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与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浑沌死。”(《应帝王》)
末有《天下》一篇,历评“天下之治方术者”,自述其文与意云: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
(取材于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有删改)
(注)①庸讵:怎么。②偏死:指患“半身不遂”之病。③带:蛇。④呴(xǔ):张口呼气。⑤曼衍:散漫流行,不拘常规。⑥重言:为人所重之言。⑦敖倪:轻蔑,轻慢。⑧连犿(fān):宛转,随和。⑨諔(chù)诡:奇异。
【小题1】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通假”现象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恶乎之 知:通“智”,智慧
B.尝试问乎 女:通“汝”,你
C.鸱鸦鼠   耆:通“嗜”,嗜好
D.吾恶能知其 辩:通“辨”,分辨、区别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猿猴乎哉 / 樊淆乱
B.于此略录《内篇》之文 / 仁义
C.七日浑沌死 / 连犿无伤也
D.齧缺问王倪曰 / 鳅然
【小题3】对下列划线句子大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晚周诸子的作品,没有能超得过《庄子》的
B.三者孰知正处
民、鳅、猿猴这三者,谁知道正确的处理办法呢
C.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与其赞美尧而批判桀,不如两者皆忘而融入大道之中
D.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小题4】“浑沌之死”有丰富的寓意,请写出其中两条。要求:每条不超过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