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两千年来, 所谓的“瘴气之地”涉及的地域范围很广,并且也在不断变迁。下图为战国到明代瘴域的变迁示意图。
囊谦盆地位于青海省最南端,地处青藏川交界地带。这里属于澜沧江的源区,年降水量约526.4毫米。澜沧江的上源和众多支流从盆地流经,自西北向东南斜穿盆地。囊谦盆地位于两条大断裂带之间,发育了很多次一级的断裂,地下存在大量石盐层。囊谦县已发现盐泉29处,其中仅有8处建为盐场且规模较小。这里的盐泉通常为自涌成泉,矿化度极高,是世界上已发现矿化度最高的盐泉。左图为囊谦县位置图,右图为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示意图。
近千年前,当地人民就利用丰富的盐泉资源进行手工晒盐,出产的食盐让地处偏僻的囊谦成了重要的商贸中心,直到今天,当地的盐场仍在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2006年5月,囊谦县盐务局将8个盐场经营权分包给个人和集体。然而,现在大多盐场经营面临困境。
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
“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一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新雪,温度要保持 0~1 ℃,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 40 km 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散,不会形成“雪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