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络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竞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死难有所哀痛,但他们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
B.“有恶意”的闲人指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他们把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世界的态度是极端冷漠。
C.陶潜的诗表达了他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作者引用陶潜的诗,是为了表达死去的烈士与青山长在,浩然正气永存天地间。
D.第七部分第一段的三个排比句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凶残及卑劣的愤怒和抨击,对中国女性从容不迫的扬。
【小题2】第六部分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潜在意义?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小题3】从这两部分看,作者是如何看待学生请愿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04 10:4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鲁迅《拿来主义》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齐“出售存骨,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小题1】下列对《拿来主义》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糟粕和有益成分并存的部分,化抽象为形象。
B.选段中的“烟枪和烟灯”,代表了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它们之所以没有被彻底销毁,是因为有些烟具样式精美,有观赏价值。
C.选段提出的“沉着”“勇猛”等精神品格,是实行“拿来”的先决条件,也正是“孱头”等三类人在面对文化遗产时所缺乏的。
D.选段语言辛辣幽默,富有讽刺意味,“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等,形象描画出对文化遗产持错误态度的人的丑态。
【小题2】请简要分析上面选段的论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