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黄帝内经》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养生医学经典,充满了健康的智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认为,天人是相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会影响人的健康,自然中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导致疾病的外在原因。这同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导致疾病的内在原因,所以它不仅重视身体的锻炼,也非常重视精神的修炼。中国道家文化讲究两个东西:性与命,性就是精神的生命,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命就是肉体的生命,也就是我们的身体。所谓的修身养性,就是调整自己的心灵与身体,以求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平衡的人才是健康人,养生的目的就是求得身心的阴阳平衡。这一健康理念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天地万物都有阴阳,要达到和谐状态,必须阴阳调和。阴阳平衡是万物的理想状态,也是生命的健康状态。
《黄帝内经》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养生原则:“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恕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火视。”意思是人体养生应该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起居;情绪的稳定与内心的平和是养生的关键,人体阴阳的平衡是健康的保障。只有身心平衡、恬淡虚无、起居有节的生活方式,才能使人远离疾病、健康长寿。
近年来,残酷的现实已经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医学并不是万能的,人类真正能治愈的疾病并不多,特别是许多慢性病,一旦形成就很难治愈。如果我们能更早地重视养生,将重点放在预防上,相信今天世界上的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会低得多。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这似乎标志着现代医学在观念上的根本转变 由以治疗为主的医学模式转向Jl预防为主的医学模式。
让人震惊的是,《黄帝内经》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好的医生,善于治疗未成形的病,如果等到疾病已成,再去用药物治疗,就好像是口渴了以后再去打水井,那不是太晚了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治未病”是《黄帝内经》最重要的治疗原则。《黄帝内经》认为养生比治疗更重要,这一健康理念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应该是非常超前的了。
现代人由于过度征服自然,导致了生恋失衡、环境污染,已经危及人类安全,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必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同样,现代医学由于过度征服疾病,导致了医源性疾病的泛滥,许多人没有死于疾病,却死于医药的伤害,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只有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创造真正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人合一既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现代的生命自然观。
(摘编自《中医健康养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源于道家的思想,《黄帝内经》认为自然中的六气是导致疾病的外在原因。
B.《黄帝内经》不仅重视身体的锻炼,也非常重视精神的修炼。道家文化也讲究修身养性。
C.情绪的稳定与内心的平和是养生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就能远离疾病,健康长寿。
D.现代医学在观念上已发生根本转变,由以治疗为主的医学模式,转向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模式。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结合道家文化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了《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身心台一、阴阳平衡和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B.文章引用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论断,目的是高度评价《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的先进性和超前性。
C.文章从反面指出过度征服疾病不利于健康,从正面论述只有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创造真正的健康。
D.文章先阐述《黄帝内经》的养生医学理念,后反思当今的医学现状,使我们认识到该书的思想在今天仍有价值和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的修身养性,就是调整自己的心灵与身体,以求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如果思想和身体用得太过,就会妨碍修身。
B.《黄帝内经》体现的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与现代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理念不谋而合。
C.医学并不是万能的,人类真正能治愈的疾病并不多,特别是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就无法治愈。
D.好的医生是善于治疗未成形的病的医生;健康的养生方式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20 05:2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做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小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土(__________)   寒(__________) (__________)
【小题2】文尾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是选自于张继的《__________》。
【小题3】根据上下文,画线处 “甜”和“苦”的含义是:甜:__________ 苦:__________ 。
【小题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侯菊对要花轿一事早有打算,体现她很精细。
B.改装花轿,体现侯菊心灵手巧。
C.出租花轿,体现侯菊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D.通过花轿寄托对父亲的思念,体现侯菊情深意重。
【小题5】概括“侯银匠”的人物形象。
【小题6】文章开头写“银匠店出租花轿”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黑夜里移动
陈思宏
漆黑的夜里,找光。
柏林有一家餐厅,名为Nocti Vagus,此为拉丁文,Nocti为“黑夜”,Vagus为“移动”,意即“黑夜里移动”。
这是一家没有光的餐厅。
春夜微寒,我和T走进这家餐厅,室内明亮温暖,与一般餐厅无异。服务生马上过来招呼,帮我们挂外套,问好,闲聊。所有的服务生都是盲人。我们坐在等候区看菜单,招呼我们的服务生是个年轻的女孩,她的脸一直朝向我们,笑容和煦。她向我们推介海鲜,说自己是个爱吃鱼的人。前菜、主菜、点心点妥,餐后还有咖啡跟甜点,服务生接着解说待会儿入座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首先,我们必须把身上所有的光源全部关掉,用餐时严禁拍照。服务生开始给我们做心理建设,等会儿进入的用餐区是彻底黑暗的,但请不要惧怕,虽然餐厅里完全黑暗,但设有特殊的感应系统,安全逃生门也很齐全,让客人可安心用餐。
在服务生的带领下,我们和另外一组客人一起进入一个光线幽微的区域,这是一个过渡区,让我们从明亮走入幽暗,视觉慢慢习惯弱光源,准备迎接黑暗。服务生请我抓住她的手臂,跟着她走。我尾随着,连续掀开数个帘幕,终于走进了用餐区。我身体突然静止,不敢迈出下一步,因为这里头,果真,完——全——没——有——光。服务生轻声说:“跟我来,左转,来,放心,直走,您不会撞到任何东西,右转,对,就是这里,正前方就是您的椅子,请慢慢坐下。”
我坐下,没有光,就是没有光。我把手放在面前,完全看不到我的手指。T的声音从桌子的另一头传来,声音里有些许惊慌:“你在哪里?”
和我们一起进来的那组客人,因为其中一位女士完全无法忍受黑暗,尖叫抗拒。她的呼喊很快消失在帘幕后,应该是被服务生带向光明了。我被黑暗钉在座椅上,身体僵硬,不安开始在皮肤上逼出汗滴。服务生突然发声,我被她的声音吓了一跳,原来,她一直站在我身旁。“我来跟你解说,您的右手边是刀,左手边有叉,杯子在正前方,请您开始用手去寻找,慢慢来,饮料随后上桌。”
我慢慢伸出手,碰触到桌、巾、刀、叉、匙、杯,还有,从对面伸过来的T的手。我们在黑暗中握了彼此一下,“相濡以手汗”,给彼此打气。
身体稍微放松之后,我开始听到许多声音。四周其实有许多客人,我看不到任何桌椅和身影,但有许多细碎的人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我听到刀锋撞上瓷盘的声音、饮料倒入杯子的声音、笑声、聊天声……当视觉失去作用,我的听觉逐渐开启,敏感度升高。然后,我就明白,为何餐厅要叫“黑夜里移动”了。
黑暗中,宾客坐定,但服务生上菜上酒,必须移动。他们都是视障者,黑暗对他们已属平常,把宾客们的座椅位置记熟,就可以在其中穿梭自如。这些服务生在外面的世界里,是绝对的弱势,但在这个工作场所,他们身体的弱点就变成他们的强项了。
前菜沙拉、浓汤上桌,我在黑暗中进食,行动如树獭,生怕打翻水杯、把刀叉扫出桌面、把浓汤送进眼里。黑暗果然有其分量,肢体被黑暗黏住,一切都迟滞缓慢,咀嚼慢,说话也慢。
看不到菜色,吃食全然只靠味觉与想象力,我知道自己的主菜是海鲜,但有个东西我嚼了很久,就是无法正确说出它的名称,连续吃了三口,我才惊呼:“这是虾啊!”视觉功能消失,必须仰赖味觉与嗅觉,这是一次全新的就餐经历。
少了视觉,耳朵伸展成漏斗,四周各种细碎的声响都倒进听觉里。隔壁桌一对男女的对话,让餐厅里所有用餐的宾客都忽然安静下来。原来,大家的耳朵,都变成漏斗了。
男士说:“你愿意嫁给我吗?”
静。
这句话像一根绳索,勒住了所有人的喉咙,话语休止,吃食暂停。
女士没回答。
男士继续说:“你看不到,但现在我手上,有个戒指。”
寂静再度塞满黑暗。我的刀叉在空中悬浮,嘴巴微张,不敢动。
“你愿意嫁给我吗?”
依然听不到女士的回答。
再试一次:“你愿意嫁给我吗?”
重复三次的问句,在黑暗里回荡,求婚的男士喉咙干渴,声线分叉,问句的结尾很微弱。
“你愿意嫁给我吗?”
我受不了了,黑暗我可以习惯,但这种悬疑,杀人哪。
“你……”
女士的声音,在此时,终于划破沉默。她的声音,在黑暗里点燃了光。
在彻底的黑暗中,她哽咽着慢慢回答:“我,一,直,在,点,头。”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几段从名称、特点和内部设置等对餐厅进行介绍,交代了这家餐厅对就餐者细心的照顾和特殊的就餐环境,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小说中的T来到没有光的用餐区惊慌失措,用餐过程中还伸出手给“我”,说明他是个胆子比较小的人,与“我”的镇定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
C.“我”在用餐中听觉“敏感度升高”,“吃食全然只靠味觉与想象力”,这些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在没有视觉之后的特殊感受。
D.结尾处,以“我,一,直,在,点,头”来叙写女士的回答,一字一顿,表现了女士因表达受到误解的委屈、担心再次表达不清楚的情态。
E. 小说题材独特,发生在“黑夜里移动”餐厅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生活在这里的弱势群体的同情,这是小说的独到之处。
【小题2】小说是怎样叙述发生在“黑夜里移动”餐厅里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为什么以一个求婚的情节来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遥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曾经在卡那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的学习行为。他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小题1】关于“自娱说”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娱说”认为,进化程度、自理水平与动物的“自我娱乐”的天性成反比。
B.河马和渡鸦的游戏行为说明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C.通过游戏,动物可以获得生理上、心理上的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D.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些调剂和补偿,因此游戏不分年长年幼。
【小题2】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学习说”依据的一项是(   )
A.黑猩猩用棍子做出的游戏行为会使它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
B.“提迷藏”和追逐游戏能使动物学会利用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
C.游戏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以及隐蔽、争斗、利用环境等能力很有效。
D.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提出“自娱说”的科学家认为,“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繁殖等天性一样。
B.“自娱说”认为所有动物的游戏都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并以河马和渡鸦为例。
C.“学习说”是不久前由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
阿特曼、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等人提出的。
D.“学习说”认为游戏能使动物把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行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潮和政策实践由来已久。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和政策主张,但其思想主旨是一脉相承的,即通过限制其他国家的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来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均表明,它是一种损人害己、贻害世界的经济思潮和政策实践。

②经济学理论表明,只有在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扩大到进行专业生产成为必要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会出现。如果市场规模没有扩大到专业生产者的剩余产品能够全部卖掉的程度,专业化分工就会停滞甚至萎缩,生产效率提升就会受到阻碍;如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会不断提高,自由贸易带来市场规模扩大,推动专业化分工从国内扩展到国际,促进生产效率在世界范围得到提升。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使国界成为市场规模扩大的制约,会导致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停留在较低水平,阻碍生产效率提升与世界经济发展。

③自由贸易无疑是国际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方式。贸易保护主义旨在通过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提高进口商品价格,阻止国外生产效率高且物美价廉的商品或服务进入本国市场。从表面上看,贸易保护主义保护了国内产业与就业安全,但实际上保护的是低效率生产,会造成商品或服务价格信号失真,使资源配置到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真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却因得不到足够资源而难以发展起来。贸易保护主义还会对被保护产业的上下游关联产业产生影响,引起系统性的价格信号失真与资源配置扭曲。

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通过自由竞价方式达成交易,生产者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或服务赢得市场,消费者通过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组合实现自身福利最大化。贸易保护主义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本国同等甚至质量较差的产品价格往往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由此造成的消费者福利损失往往远大于被保护产业获得的利益。此外,贸易保护还会导致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善缓慢,其后果最终也要由消费者承担。

⑤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是源自经济全球化本身,而是由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代表性和包容性不够、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政策不够完善等原因所导致的。将这些问题归咎于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是十分荒谬的,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世界各国只有平等协商、互利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和自由贸易体制不断完善,优化本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节选自2018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性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阻碍生产效率提升B.扭曲生产资源配置
C.损害消费者的利益D.导致经济发展失衡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经济学理论表明,只要在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扩大到进行专业生产成为必要时,专业化生产者就会出现。
B.—个经济体的生产分工以及专业化程度停留在较低水平,会造成市场分割,使国界成为市场规模扩大的制约。
C.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国家,消费者购买本国同等甚至质量较差的产品的价格,总要比国际市场高一些。
D.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破坏等问题,归咎于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是错误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
C.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对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的实践者。
D.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全球瞩目的活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化学家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项,旨在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今年的获奖名单,也让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
B.2018年诺奖获得者主要来自英美日加等拥有世界一流教学资源和学术实力的国家,他们对物理、化学或经济学等领域有独到的研究。
C.本庶佑获得诺奖时已经76岁,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可见,科研之路,年龄不是问题,态度决定高度。
D.诺德豪斯和罗默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
【小题3】随着2018年度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作为青年学子,你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