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③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2】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的变化与原因,正确的是( )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
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
③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④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26 04:3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区域发展再生阶段采取的措施有( )
A.扩大工业规模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D.关闭所有污染的企业
同类题2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个发展阶段(如左图)。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1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A.a
B.b
C.c
D.d
【小题2】按图2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设计+加工
同类题3
关于工业化阶段,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处于起步阶段
B.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C.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D.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同类题4
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中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小题2】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B.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
C.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D.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小题3】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B.转型阶段,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C.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再生阶段,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小题4】区域发展从初期到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
D.协调→不协调→协调
同类题5
下列选项中,属于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特点的是( )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C.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