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放开二孩,为何?
中国面临陷入“低生育陷阱”、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困境。按照鲁茨等人的理论,1.5是一国总和生育率的一个关键点,一旦低于1.5,一国的总和生育率就很难再上升到1.5以上,即陷入了“低生育陷阱”,而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非常接近1.5,一旦中国陷入“低生育陷阱”,少子化程度超过老龄化,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导致劳动力的短缺,进而劳动力成本提高,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而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最终会导致老年人口占比增加,使得抚养比上升,也就是人口红利消失。事实上,中国在2013年已经到达了抚养比的最低谷。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红利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经济学分析表明,在扣除技术进步和城镇化的作用外,人口衰减带来的也将是人均GDP下降。比如,长期低生育率被认为是日本经济长达20多年的停滞的根本原因。
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中国国家人口统计局发布的2015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男女人口差在2015年已达到3366万,这意味着约有3000余万的男性人口面临单身。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性别比失衡有两大主要原因:移民和出生性别比失衡。由于移民比例很小,因此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出生性别失衡。而这一现状导致了家庭矛盾、暴力、财产犯罪行为的增加,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摘编自《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消息:解析二孩政策五大原因》)
材料二:
2018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与2016年相比均有下降。2017年国内二孩比例已达51%,超过了第一胎的比例。总人口性别比例持续好转,2017年为104.81,比2016年下降了0.17,连续5年处于国际标准范围内,但性别比失衡问题依然严重。“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了我国人口均衡发展,让我国在育龄妇女人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口相对于政策实施前有所增加。但“全面二孩”政策目前不足以扭转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妇女生育意愿是“全面二孩”政策施行的核心。现阶段育龄妇女以公司白领或者家庭主妇为主。大多数公司白领认为生育二孩成本太高,一方面没有精力带孩子,另一方面在生育期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期的工作,进而影响之后的晋升。家庭主妇表示孩子教育、医疗成本过高,不会轻易考虑生育二孩。
(摘编自2018年1月22日《北京青年报》等相关文章)
材料三:
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口数量及质量能有所提高,但资源更新的速度并不能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口的增加,必然需要开垦土地,兴建住宅,采伐森林,开辟水源,这无疑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人口的刚性增加对教育公共服务挑战很大,首当其冲是学前教育,政策实施之后,学前教育资源必然更紧张,压力更大。一个家庭有二孩之后,需要考虑到国家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也需考虑以后的教育资源。
开放二孩政策,必然会增加人口,然而在社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失业,生活无法保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
(摘编自屈家安、肖彤《浅谈“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单独二孩到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央依据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它是不断调整、完善的。
B.“人口红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力的人口条件,而目前中国总和生育率低,老年人口增多,人口红利消失,引起了我国经济快速下滑。
C.与2016年相比,2017年总人口性别比例有所好转,但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依然严重;从出生总人口看,人口老龄化趋势还未得到扭转。
D.面对二孩政策,民众响应度较低,家庭生育意愿不高。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进步、城镇化、总和生育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国家人均GDP,比如日本经济长达20多年的停滞的根本原因被认为是长期低生育率。
B.我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主要是因为出生性别比失衡。家庭矛盾、暴力、财产犯罪行为的增加,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与此有很大关联。
C.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二孩出生的比例超过了一孩的出生比例,这表明“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D.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也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因此,我们要科学合理地面对人口与环境、资源问题。
【小题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何利弊?结合文本作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07 11:0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众所周知的 p2p、众筹,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再到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消费金融等,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相比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是“智能金融”,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新业态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大数据为依据的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其不仅具有投资门槛低、 交易成本低、投融资便捷等优点,而且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垄断,并成为传统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资金的有效流动,为小微企业、普通民众的投融资打开了一扇窗,有利于实现普惠金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数字化”“虚拟化”“线上运作”的特征使其在交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网络系统不安全、信息不对称、违约成本低等问题,再加上金融逐利的特性,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比如,在支付、理财和融资三大领域发生的资金挪用、个人信息泄露等现象就是道德失范的表现。互联网金融的道德风险威胁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很难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来消除,金融伦理作为调整和规范互联网金融秩序的一种方式,其基础性作用理应得到重视。所以,要做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就需要构建公平、诚信、互惠的互联网金融伦理。
公平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但其自身的发展也要有公平的环境。只有在一个公平的金融市场中,人们才会遵守市场秩序;只有在一个众人遵守的市场秩序中, 那些伦理缺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企业才会被市场淘汰。所以, 公平的互联网金融伦理不仅能够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 也能有效防范损害他人利益等问题的发生, 从而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诚信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中, 所有的交易行为都依托于特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而平台和数据只掌握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手中, 投资方与融资方之间信息不对称, 投资方很难了解自己投入资金的去向,投资决策完全基于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任。因此, 要获得投资方的信任, 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融资方要想从平台融得资金, 除了经济实力之外, 也必须依靠诚信。依靠诚信, 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投资资金, 融资方取得融资资金, 资金不断流动, 创造利润。只有这样, 互联网金融企业才能够持续生存发展。
互惠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原则。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逐利,互联网金融亦如此。人人皆为“利”来, 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正当或不合理的手段, 损害了投资方的利益, 不仅投资方会因不信任而收回投资,而且互联网金融企业还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遆责, 这种情况下的违约成本相当巨大。所以,必须建立互惠的互联网金融伦理, 促使企业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顾及他人利益, 做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 年11月28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智能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业态金融”。
B.传统金融没有像互联网金融那样,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C.互联网金融“数字化”“虚拟化”等特征,加上金融逐利的特性,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D.投资方与融资方之间信息不对称,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强调诚信的一个原因。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从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形式出发,用对比论证比较了它与传统金融的利弊。
B.文章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指出构建互联网金融伦理的重要性
C.文章从保障、基础和原则三方面指出, 要想使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应做到公平、诚信、互惠。
D.文章在论证“构建互联网金融伦理是必要的”这一观点时,采用总分结构,结构清晰条理。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互联网金融必将取代传统金融行业。
B.互联网金融虽然也隐藏着不少风险,但从发展来看,鼓励创新应该优先于防控风险。
C.在追求公平的金融市场中伦理缺失的企业被市场淘汰才不会出现“劣币逐良币”的现象。
D.现阶段的金融道德风险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将来应将法律约束与道德自律结合起来。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有花朵还是先有蜜蜂?

曾经让我们疑惑多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科学命题,最近终于有了确切的答案。英国科学家证明:必须先有鸡,然后才有蛋。因为蛋的形成需要一种只在鸡的卵巢内才存在的特殊蛋白质,只有这种蛋白质存在,才能形成蛋壳。这种被命名为OC-17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剂的功能,能够加速蛋壳的发展进程。

如果说鸡和蛋的先后争论有些抽象空泛的话,那么有关花朵和蜜蜂的考证,就显得既具象又具体了,因为有触手可及的化石为证。

在美国地质学家史蒂芬·哈乔维斯发现亚利桑那州东部的化石森林中的一组蜂巢之前,主流科学界均认为地球先有开花植物,后有蜜蜂,两者的间隔有上亿年。仔细想想,没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蜜蜂,包裹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块琥珀中,距今已有8000万年。而被子植物,也就是绿色开花植物,在地球的遗迹被测定为距今1.2亿年至1.1亿年前。换句话说,被子植物已然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了三四千万年后,小蜜蜂们才姗姗来迟,虽然它们一见倾心,并在日后建立了绝妙完美的互惠关系。

哈乔维斯发现的蜂巢化石,经碳十四测定距今有2.2亿年,这将蜜蜂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提前了1.4亿年。也就是说,在被子植物远未破土之前,蜂类昆虫就已经学会了建筑自己的家园,并安居乐业了。它们取食和授粉的对象是结球果的木质植物,即裸子植物,其中包括蕨类植物、苏铁和针叶树等。

哈乔维斯发现的蜂巢化石处于树干的浅层空洞中,树干的节空就是蜜蜂进出的通道,每个巢中藏有15至30个巢室,犹如一个小瓶子,每个巢室都有一个细小的孔,通到较宽敞的小室中。

经比对,它与现在蜂巢的形状和大小都非常接近,但是在化石蜂巢的所有巢室中,均未发现花粉的痕迹,因为那时开花植物尚未出现。生物考古界公认最早的花朵,是一块拇指大小的植物化石,这株植物生活在1.2亿年前。经耶鲁大学的植物学家鉴定,它是一株香草植物,只有一英寸高,很像胡椒,在它之后,才有被子植物进化出烂漫花朵,以花蜜吸引昆虫、飞鸟和蝙蝠,把花粉从一棵植物传播到另一棵植物的花蕊上。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块琥珀中的一只蜜蜂,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蜜蜂。
B.主流科学界认为地球先有开花植物,后有蜜蜂,两者的间隔有上亿年。
C.曾经让我们疑惑多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科学命题,早已经有了确切的答案。
D.哈乔维斯发现的蜂巢化石处于树干的深层空洞中,树干的节空就是蜜蜂进出的通道。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科学命题入手,引出有关花朵和蜜蜂的考证。
B.文章对哈乔维斯的发现进行阐述,目的是为了说明先有蜜蜂,后有花朵。
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运用“姗姗来迟”、“一见倾心”等词语,增加了论证的生动性。
D.文章的论证主要是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来论证的,平淡无奇,没有任何特色。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蜂类昆虫学会建筑自己的家园,安居乐业之后被子植物才出现。
B.因为鸡和蛋的先后争论有些抽象,所以有关花朵和蜜蜂的考证显得具象。
C.每个蜂巢中藏有25个左右巢室,大部分巢室都有一个细小的孔。
D.最早的花朵,是一块拇指大小的植物化石,这株植物生活在1.2亿年前。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屋檐三境
梦天岚
雨水或者冰凌沿着头顶的檐瓦淌下来或挂着,乡村的童年就是矮矮地觅一处干禾——坐着或者躺着,任那断金碎玉般的声音在耳畔不停地叩响,像叩响那扇不曾开启的童真之门。
这大抵是一种境界。
假若一条狗蹿到你面前,你毫不客气地一脚踹开,那狗就汪汪叫着到别人的屋檐下,不消一盏茶的工夫,又会摇着尾巴回来。然后你起身拍拍屁股上沾着的草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那狗就低了眉怯怯地看着你。这时的屋檐自然得就像窗外司空见惯的风景,你也懒得放在心。
梧桐叶落了又落,油菜花黄了又黄,一盏老眼昏花的桐油灯依旧滋滋地亮。一扇大门静静地候在屋檐下,开或者关似乎无关紧要。时间倒像个无事生非的顽童,或无端地抽走几块青瓦,或恶作剧地抹上几笔沧桑,唯有郁郁葱葱的藤藤蔓蔓长长地爬上屋檐,你就不知不觉地生出一种攀比,于是决定揣上几块瓦片出门,因为你还不懂得沧桑的味道。
一颗不安分的心哪里还容得下片刻的依恋之情,屋檐就像个沉默的老人以一种深邃的目光送走你仓促而又灿烂的背影。待你蓦然一惊回过头来望上一眼,屋檐就越发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发模糊了,看不见了,惟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在有风有雨有酸有甜有辣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将你淹没,越来越多的事物将你困扰,你彷徨你失意你迷惑你无奈你身不由己,偶尔,你也会躲在某个无人的角落里汪汪地叫上几声。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种奢望,一种涌动不止抓肝挠肺的情绪。
这一大抵也算一种境界。
渐渐地,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假如”二字。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样的港湾,寂寞地泊着白天和黑夜,让原本属于你的自由、你的梦想在无聊的张望中悄然无声地滋长……当你遥遥地恍恍惚惚又看到自家的屋檐,那个古老的童话式的寓言已在跌宕的血脉里坍塌,可你依旧离沧桑很远。因而你懂得了生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样宽广、大地一样辽阔,让你的太阳炙烤着你,让你的月亮濯洗着你,让世俗的尘埃不断覆盖又不断擦亮你,远方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谛。
路总是漫无边际地长。春天风也似的跑了,火爆爆的夏天已远走他乡,踉踉跄跄的秋天正在一步步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预谋着就要爬上你的额际……你的屋檐呢?
哦,这就是你屋檐,你一脸的自豪——你的屋檐很高,这是你穷尽一生的高度!
此刻,你正稳稳当当地端坐在某某街某某胡同的某幢大楼里,它虽然构不成现代都市里的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但坚硬的水泥结构已使你不在乎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
你已经很少出门,你将所有历经的沧桑锁进记忆的檀木匣子里,间或搬一条小椅坐到黄昏的阳台上,看雁来雁去云卷云舒,看如血的夕阳怎样一步步迈下对面的山岗。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境界!
是啊,每次仰首,你浑浊的双瞳看到的或许已不再是现在或者从前的屋檐,但相信每一次仰首已成为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
(选自《散文》2001.3)
【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匠心独运,以屋檐指代物质和精神的家园,借叙写“屋檐三境”,表达了对人生历程不懈追求的感悟和礼赞。
B.文章运用象征手法,以新颖的视角将人生的哲理融入“屋檐”这一生动的具象中,读来有曲径通幽的领悟,意味含蓄隽永。
C.文章第4自然段有对“出门”的描写,其中,“瓦片”是指从既往的生活中获得的人生经验;“沧桑”则指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艰辛。
D.文章终篇于“每一次仰首已成为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这里,“永远的从容”指充实、成熟且达观的人生境界,不仅仅指最终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
【小题2】作者说:“那个古老的童话式的寓言已在跌宕的血脉里坍塌,可你依旧离沧桑很远。”请根据文意写出“坍塌”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步入中年的你“依旧离沧桑很远”?
【小题3】作者用“屋檐三境”来指代人生发展的三个阶段,请分别简要概括“屋檐三境界”的寓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外国人入华,有的在长安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有的留在中国做官,有的回国效命。他们精通汉文,擅长吟诗,在唐期间与中国朋友赠答酬唱,赋诗咏怀。因此这些人的诗歌活动可以分为诗歌创作和唐诗传播两个方面。

当时入华学习的以新罗人和日本人最多,也以他们汉化最深,他们的诗歌创作丰富了长安诗苑。金云卿是新罗最早以宾贡身份中举的,后在唐任兖州司马。《全唐诗逸》卷中录其《秦楼仙》诗残句:“秋月夜间闻案曲,金风吹落玉箫声。”从诗题看当是在长安所作。来长安的日本人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取得不小成就。晁衡(一作朝衡),原名阿倍仲麻吕,16岁留学长安,在唐朝历任校书、左补阙、秘书监等职,与李白、王维、储光羲等为友。其《思归》诗云:“慕义名空在,输忠孝不全。报恩无有日,归国定何年?”他一直在长安为官,这首诗作于长安无疑。空海在唐学法期间,有多首题寺和与唐僧赠答之作。如《青龙寺留别义操阇梨》:“同法同门喜遇深,空随白雾忽归岑。一生一别难再见,非梦思中数数寻。”表达了与中国同学依依惜别之情。

从印度、西域入华的僧人也有从事诗歌创作的。唐志怪小说《东阳夜怪录》刻画了一位生在碛西,来中国的善诗的胡僧智高,正是胡僧善诗在小说中的反映。正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唐代的印度入华诗僧和出身移民后裔的胡僧,都有人从事过诗歌创作,只是由于作品散佚,我们今天只能从散存的吉光片羽和文献记载中来追寻他们的创作情况及成因”。

丝绸之路既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从长安输出的不仅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唐诗作为唐人最重要的精神文明成果,也从长安走向域外。在这个过程中,从域外入华的各色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白居易说元稹的诗“自六宫两都至南蛮东夷,皆写传之,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于珠玉。”元稹说白居易的诗受到域外的欣赏和珍重,“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以百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以来未有流传如是之广者。”鸡林国,唐时朝鲜别称,即今朝鲜,其经商者至唐朝购求白居易的诗携回新罗。岑参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孟郊“诗随过海船”,流传到新罗和日本。白居易的诗浅切易晓,流播域外最广。

唐朝的强大和繁荣使当时的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无数域外人来到中国,而长安是外域人入唐的首选之地和最大聚集之地。外域人及其在长安的活动不仅成为唐诗的重要素材,他们的异域特征和别样风情也是激发诗人诗兴的重要媒介;活跃在长安的诗人才子是外域人喜欢交往的朋友,优美的诗歌成为外域人仰慕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动因之一,他们不仅学习唐诗写作,还把唐诗作品带到中国以外的世界,为世人所共享。唐诗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的组成部分,他们功不可没。

(摘编自石云涛《唐诗中流寓和出入长安之外域人》)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外国人入华,或参加科举,或在中国做官,或回国效命,他们都精通诗歌创作。
B.唐代入华学习的以新罗人和日本人为最,故其汉化最深,其诗歌创作丰富了长安诗苑。
C.日本人晁衡的《思归》一诗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证明了他一直在长安为官。
D.外域人仰慕和学习中国文化,喜欢结交长安的诗人才子,优美的诗歌是其中的一个动因。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详细介绍了唐代外域人的诗歌创作和唐诗传播的盛况,结尾指出了其现实意义。
B.文章列举空海诗歌创作的例子,旨在证明外域人当时已经融入中国的文化氛围中,诗歌成为他们交流的一种工具。
C.文章第四段列举翔实的事例,证明了唐诗在从长安走向域外的过程中,从域外入华的各色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D.文章第五段论述了外域人与唐诗的关系,他们不但是唐诗的素材,而且对于唐诗创作、传播唐诗功不可没。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之所以说金云卿所作的《秦楼仙》可能是在长安所作,是依据“秦楼仙”这个诗题推论出来的。
B.志怪小说《东阳夜怪录》中刻画的善诗的胡僧智高,并不一定能证明外域人华僧人都有从事诗歌创作。
C.白居易的诗作浅切易晓,在传播过程中又融入了市场因素,所以当时他的作品在域外传播最广。
D.强盛时期的唐朝吸引着无数外域人入华,而长安是他们入华的首选之地,这与长安是当时的文化中心相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战狼Ⅱ》《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二

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12.4%上升到17.5%,2017年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工人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三

数据:艺恩电影智库 数据统计时间:2012.01.01-2017.09.27

材料四

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

(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经济日报》2017年09月07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和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B.“中国天眼”“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体现了中国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热情。
C.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较大。
D.令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原因有:门槛升高,创作素材贫乏,进口限制放宽。
【小题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80后、90后一代人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
B.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C.由材料三可知,科幻电影以较少的数量产生较高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
D.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
【小题3】结合材料思考,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