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在涉及工商审批、项目补助及奖励、公建配套等方面提出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的实体书店发展格局。
其实,近年来实体书店有“回暖”迹象。有分析认为,“回暖”或缘于国家政策扶持、书店改造升级、营销活动的增加以及多元经营方式。据统计,实体书店零售市场继2014年实现3.26%增长后,2015年继续保持正向增长,同比增长0.3%,规模达到344亿。但与此同时,网上书店零售市场规模也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同比增长33.21%,实体书店目前总体生存状况依然堪忧。
《意见》印发当天参加全国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并且发言的张作珍表示,《意见》只是一个精神性的指导,并未对具体政策实施有明确安排。“这个意见是由11个部门印发的,其中牵涉到很多问题,一些机构都是决策单位,从意见到具体政策施行,还是需要时间的。”
(选自2016年7月5日中国投资咨询网全面解读《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
材料二
2008-2016年实体书店销售码洋(亿元)及增速

(注)码洋:“码洋”是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的词语
(选自锌财经2018年4月2日)
(注)锌财经:我国商业财经第一媒体,创始人潘越飞。
材料三
从2002年到2012年,民营书店出现了大面积倒闭潮。据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调查数据,全国有近五成的实体书店在这期间倒闭,总数达1万多家。
“实体书店的倒闭,很大原因是因为一些电子商务网站的冲击,这些网络平台售卖的图书,价格都比线下便宜很多,很多用户都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2013年左右。”单项空间首席运营官张帆对《法制日报》记者分析。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孙劲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压垮实体书店的稻草中,高额的房租是分量很重的一根,不断攀升的经营成本,使得很多实体书店都难以承受。
孙劲松同时认为,很多书店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在书籍内容上不能适应现代人阅读购书习惯的变化,这些都是实体书店必然要经历改革的根本原因。所以对于实体书店这个行业的发展而言,经历了这样一场倒闭潮,并不全是坏事。
“一方面,实体书店的倒闭唤醒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人们开始注意到书店的意义。另一方面,存活下来的实体书店也在反思,怎样才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孙劲松说。
孙劲松注意到,熬过这次倒闭潮的书店,纷纷走上了由单一卖场向复合型文化空间转变的发展道路。
(选自2018年4月5日《法制日报》:《实体店迎来春天?》)
材料四
线下书店虽然花样百出,但其在选书及买书上的低效已是事实,随着书店面积的扩大,各种文创产品和主题乐园的入驻,在实体书店中精准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是越来越难了,有时候畅销书的陈列还让人头晕眼花。亚马逊的实体书店让我们看到,这一切也可以改变——根据新的书籍陈列方式,我们一方面可以在实体书店像网上一样精确选书,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堆相关书籍中,通过自己翻阅书籍,这种传统的线下方式进一步作出筛选,比线上还要更精准地找到一批自己想读的内容。
虽然有人认为亚马逊的实体书店只是线上书店的线下社区衍生,主要是为了让亚马逊增加贵宾会员,扩大影响力,经营模式换做普通书店根本无力为继。但其实,这种直指要害的革新,是真正给实体书店带来变化的关键。
(选自2018年1月澎湃新闻网《实体书店有想法,但电商还是略胜一筹》)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对《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了相关的解读,说明国家对实体书店的发展非常重视。
B.材料三在报道实体书店倒闭时引用了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的调查数据,体现了新闻媒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C.材料四分析实体书店的经营现状的时候,使用了亚马逊实体书店的例子,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D.四则材料都针对实体书店进行了相关报道,分析了实体书店画临的问题,并都对实体书店如何实现“回暖”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中宣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对实体书店的发展做出了精神性的指导,从政策实施方面做出了明确的安排。
B.根据材料二,2009年到2016年,实体书店的销售额呈现整体增长态势,但是增长率却保持了一种持续低迷的态势。
C.近年来,由于网上书店零售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实体书店虽然有了“回暖”迹象,但总体生存状况依然堪忧。
D.民营书店的倒闭风潮,对于实体书店这个行业的发展而言,并不全是环事。一些实体书店开始从文化需求方面进行反思。
【小题3】实体书店经历倒闭潮,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0 05:4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绣枕

凌叔华

大小姐正在低头绣一个靠垫,此时天气闷热,小巴狗只有躺在桌底伸出舌头喘气的份儿。

张妈站在背后打扇子,脸上一道一道的汗渍,她不住地用手巾擦,可总擦不干。她瞧着她主人的汗虽然没有她那样多,可是脸热得酱红,白细夏布褂汗湿了一背脊。她忍不住说道:“大小姐,歇会儿,凉快凉快吧。老爷虽说明天得送这靠垫去,可是没规定早上或晚上呢。”“他说了明儿早上十二点以前,必得送去才好,不能不赶了。你站过来扇扇。”小姐答完仍旧低头做活。

张妈走到左边,一面打着扇子,一面不住眼地看着绣的东西,叹口气道:“这样一个水葱儿似的小姐,还会这一手活计!这鸟绣得真爱死人!”大小姐嘴边轻轻地显露一弧笑涡,但刹那便止。

张妈话头不断,接着说:“哼,这一对靠枕儿送到白总长那里,大家看了,别提有多少人来说亲呢。门也得挤破了。……听说白总长的二少爷二十多岁还没找着合适亲事。唔,我懂得老爷的意思了,上回算命的告诉太太今年你有红鸾星照命主……”“张妈,少胡扯吧。”大小姐停针打住说,她的脸上微微红晕起来。

光阴一晃便是两年,大小姐还在深闺做针线活,张妈的女儿小妞儿已经长成和她妈一样粗细。现在她妈告假回家的当儿,她居然能做替工。夏天夜上,她与大小姐捶腿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闲话:“大小姐,前天干妈送我一对枕头顶儿,顶好看啦,一边是一只翠乌,一边是一只凤凰。”“怎么还有绣半只乌的吗?”大小姐似乎取笑她说。“说起我这对枕头顶儿,话长哪。头一天,人家送给她们老爷,就放在客厅的椅子上,当晚便被吃醉了的客人吐脏了一大片;另一个给打牌的人,挤掉在地上,便有人拿来当作脚踏垫子用,好好的缎地子,满是泥脚印。少爷看见就叫王二嫂捡了去。干妈后来就和王二嫂要了来给我,那晚上,我拿回家来足足看了好一会子,真爱死人咧,只那凤凰尾巴就用了四十多样线。那翠鸟的眼睛望着池子里的小鱼儿真要绣活了,那眼睛真个发亮,不知用什么线绣的。”大小姐听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小妞儿还往下说:“真可惜,这样好看的东西毁了……”

大小姐回想她在前年的伏天曾绣过一对很精细的靠垫——上头也有翠鸟与凤凰的。那时白天太热,拿不得针,常常留到晚上绣,完了工,还害了十多天眼病。她想看看这鸟比她的怎样,吩咐小妞儿把那对枕顶儿立刻拿了来。小妞儿把枕顶片儿拿来说:“大小姐你看看这样好的黑青云霞缎的地子都脏了。这鸟听说从前都是凸出来的,现在已经踏凹了。您看——这鸟的冠子,这鸟的红嘴,颜色到现在还很鲜亮。王二嫂说那翠鸟的眼球子,从前还有两颗真珠子镶在里头。这荷花不行了,都成了灰色,荷叶太大,做枕顶儿用不着……”

大小姐只管对着这两块绣花片子出神,小妞儿末了说的话,一句都听不清了。她只回忆起她做那鸟冠子曾拆了又绣,足足三次,一次是汗污了嫩黄的线,绣完才发现;一次是配错了石绿的线,晚上认错了色;末一次记不清了。那荷花瓣上的嫩粉色的线她洗完手都不敢拿,还得用爽身粉擦了手,再绣。……荷叶太大块,更难绣,用一样绿色太板滞,足足配了十二色绿线……做完那对靠垫以后,送给了白家,不少亲戚朋友对她的父母进了许多谀词。她的闺中女伴,取笑了许多话,她听到常常自己红着脸微笑。还有,她夜里也曾梦到她从来未经历过的娇羞傲气,穿戴着此生未有过的衣饰,许多小姑娘追她看,很羡慕她,许多女伴面上显出嫉妒颜色。那种是幻境,不久她也懂得。所以她永远不愿再想起它来撩乱心思。今天却不由得一一想起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到天气炎热,而大小姐“脸热得酱红,白细夏布褂汗湿了一背脊”低头做活,这就写出了大小姐绣靠垫的用心,且为下文埋下伏笔。
B.张妈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通过张妈对大小姐做活的观察进一步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且张妈的“话头不断”目的是突显小市民的啰嗦。
C.“怎么还有绣半只鸟的吗?”这是大小姐似乎取笑小妞儿说的话,又激起了大小姐的兴趣,自然地引出枕头顶儿的来历,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D.小说紧紧围绕“绣枕”这一核心事件,既写出了大小姐绣枕的缘由,又交代了绣枕的归宿,其间还穿插大小姐的心事,这些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小题2】小说中的大小姐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A.
【小题3】小说为何以“今天却不由得一一想起来”结尾?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2016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
摩拜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出现,直接使黑摩的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根据基于摩拜用户的问卷调查,共享单车出现前,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为40余单,司机日收入约200元人民币,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下降到十几单,有70%的黑摩的司机转行。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
材料二:
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8%和9.3%;有35.0%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车座损坏等方面,有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
有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
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
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摘编自王海亮《四成人每天至少骑一次共享单车》)
材料三:
没有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出行难题;有了共享单车,交通秩序问题又惹人烦。“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及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目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如果有些市民总是不文明骑行,那么在注册时使用的信息可能被锁定拉入“黑名单”,不允许使用共享单车。专家建议,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
(摘编自刘志强《共享单车,如何骑得又稳又远?》)
【小题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是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而自行车保有量急剧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
B.共享单车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
C.不少使用者认为,在使用共享单车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等。
D.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破坏了市容市貌,而且也对出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小题2】下列有关对材料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助长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
B.针对车辆有破损、早晚高峰期间寻车难、使用者素质低等问题,被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用和维护问题。
C.城市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有限,共享单车规模又在快速扩大,这促使新的应对机制的逐步建立。
D.为让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的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奖惩联动。
【小题3】怎样才能有效推行我国的共享单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得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式任务,给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他认为,在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材料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首先,材料的内容思想紧扣“主旋律”。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其次,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审议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真实性暗含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命题意图。第三,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表现在:材料往往具有争议性,争议性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_关涉的人物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或几类人,这就保证“任务”的指向有多种选择:命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这样的材科,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写作。同时,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物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穿靴戴帽”、空发议论。住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消极落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土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节选自《语文周报》特邀专家:尤立增《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通过协商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B.“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学生的表达根据任务的指向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C.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
D.国内一些学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思想。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着重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
B.“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细化为五种任务类型,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C.本文逐层论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特点,强调其相对传统作文材料的改进。
D.文章援引专家的权威说法,例证确凿,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转向进行诠释。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但命题者本身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B.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任务驱动型指令避免套作等行文方式,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
D.任务驱动型作文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