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读黑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黑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黑河属于内流河,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图中乙处最有可能形成冲积扇,丙处可能有大面积沙丘分布
C.受降水、蒸发、下渗等因素影响径流量从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少
D.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森林破坏严重
【小题2】为防止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游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水污染等,应节约用水。
B.在绿洲生态系统,减少工矿用地和人工林的种植。
C.在荒漠生态系统,合理规定载畜量,退牧还草。
D.在流域内大兴水利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09:37: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若尔盖地处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部,属新构造运动上升区,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若尔盖地区滥采乱挖泥炭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下图为1990—2016年若尔盖地区不同级别荒漢化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尔盖地区被称为黄河“蓄水池”,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
B.湿地广布
C.畜牧业发达
D.人口稀少
【小题2】1990—2016年,若尔盖地区
A.荒漠化总面积持续增加
B.中度荒漠化变化幅度最大
C.轻度荒漠化减少速率先快后慢
D.重度荒漠化面积以减少为主
【小题3】推测若尔盖地区经济支柱是
A.靠天养畜牧业
B.物流业
C.农产品加工业
D.软件开发业
同类题2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某地区石漠化随坡度、坡向分布概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A.5°~10°
B.10°~15°
C.15°~30°
D.35°~40°
【小题2】“极强度”石漠化出现概率最高的坡向在
A.南坡
B.北坡
C.西南坡
D.东北坡
同类题3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在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云贵高原石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湿润,雨季降水强度较大
B.地表平坦,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C.土质疏松,遇水容易造成崩塌
D.草场退化,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小题2】有助于减轻当地石漠化的措施是
A.在陡坡修建梯田,推广发展旱作谷物农业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的人口数量
C.推广使用沼气、沼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D.大规模开山采石,并注重矿山植被的恢复
同类题4
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1)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
同类题5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流经甘肃省河西走廊,最终流人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弱水下游流人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弱水下游地区成为我国沙尘暴源地的原因。
(2)针对弱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