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为虚拟的世界,在于它过分夸大了“江湖世界”与“官府世界”各自的独立性,仿佛两者平行并立,互不干涉。明清以来,中国的秘密社会名目繁多,晚清以来的武侠小说不少涉及近代中国的秘密社会。而随着文人笔下秘密社会的日益理想化,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俨然成为完全可与官府世界平分秋色的第二社会。现实生活中“江湖”虽亦远离朝廷,却仍在官府管辖下,侠客也难得“道遥自在”。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双方互不干涉内政,在“官府世界”遵守国家王法,在“江湖世界”则听从江湖规则,只能是小说家的良好愿望。
有趣的是,描写侠客“仗义疏财”“替天行道”的《水游传》促进了中国秘密社会的形成,而白莲教、天地会之类民间教门、会党的形成又反过来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武侠小说。这种影响分虚、实两种,实者为小说家提供了无数侠客故事,虛者促使小说家在原有社会结构外,另建发挥特殊职能的“第二社会”。而后者意义无疑更为重大,它使得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既不完全蹈空,有近代中国秘密社会的影子,也不完全坐实,仍保留甚至着意渲染其作为法外世界的理想主义色彩。
江湖世界与朝廷治下的现实人生相比,俨然是两个世界、两套规矩。可因为武侠小说的主角是侠客而不是清官,小说家实际上是用侠客纵横的“江湖世界”取代官府统治的现实世界。江湖世界当然也有秩序和规则,但那是道德化了的“法律”,唯一的宗旨是扶危济困,惩恶扬善。江湖上各家各派各有其清规戒律,不过,“崇尚义气”这一点几无例外。江湖义气与朝廷王法一样,同为各自世界的最高规则。倘是混迹江湖,那么完全可以将江湖义气置于朝廷王法之上。将江湖义气作为道德化的“准法律”,是武侠小说家设计的理想社会图式。
不过,讲义气和主持正义并不是一回事,武侠小说家常常有意无意模糊两者的界限。讲义气者只问亲琉,不论曲直,实际并不怎么值得赞赏。可在武侠小说中,“讲义气”作为“江湖世界”的最高准则,则被完全美化了。美化“义气”和美化“江湖世界”本是一回事,都是为了重建中国人古老的精神故乡“桃源”,因而又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和讽刺。明白这点,就没必要过分指责式侠小说描写的“不真实”。
(摘编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人对江湖世界进行理想化描摹,过于夸大“江湖世界”与“官府世界”的对立。 |
B.小说中的侠客身在“江湖世界”时,唯江湖规则是从,不受朝廷管辖,道遥自在。 |
C.武侠作品促进了秘密社会教门、会党的形成,反过来又受到秘密社会的深刻影响。 |
D.江湖各家各派各有规则制度,却大都以崇尚义气、扶危济困、惩恶扬善为唯一宗旨。 |
A.文章第一段通过江湖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比较,论证了江湖世界独立于官府世界之外。 |
B.文章论证武侠小说发展与秘密社会形成的关系,并且深入阐述后者带来的重大影响。 |
C.文章以江湖世界自有秩序和规则为前提,论述了江湖义气是江湖世界的最高规则。 |
D.文章指出讲义气不值得赞赏,并论及美化义气是为了重建古老的精神故乡“桃源”。 |
A.如果没在现实社会外另建有特殊职能的的“第二社会”,就难出现法外的江湖世界。 |
B.武侠小说家美化“江湖世界”,可见他们希望现实世界能符合自己的理想社会图式。 |
C.武侠小说家模糊了讲义气和主持正义的界限,可见其作品中侠客总是主持正义。 |
D.武侠小说有现实社会的影子,由此带来的启示是,现实社会可以影响小说的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