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神狐海域可燃冰预计储量194亿立方米。图甲为“南海部分可燃冰分布及试开采位置”,图乙为“南海北部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数值越大,海水透明度越高)。
材料二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化合物,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其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短期接替能源。
  
(1)试分析在图中试开采点大规模开采可燃冰的优势条件。
(2)海水透明度对海底地质探查和矿产资源的勘探有重要影响。分析图中试开采区比珠江口附近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在南海地区大规模开采可燃冰?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09 05:17: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

材料2:2013中国(呼伦贝尔)——中俄蒙第三届国际风力发电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2013年6月28~30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50%的风能资源,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正致力于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
材料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依靠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012年9月26日,中国首个外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太阳能电站——迪盛敦煌太阳能有限公司18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日前在敦煌市光伏产业园竣工。该项目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全外资独立开发建成的大型太阳能并网项目。近年来,敦煌市大力发展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致力于把敦煌建成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和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成为完全不依赖化石能源的“太阳城”。
材料4:“中国2005—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

(1)根据材料1判断在区域分工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2)结合材料2,分析内蒙古打造“风电三峡”的可行性。
(3)读材料3,简述敦煌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的优势条件。
(4)读材料4,我国能源供应____________(大于或小于)需求。今后,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