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着孔子学说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苍翠。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随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化”。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节选自赵焰《美的背后》,有删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在明朝之前一直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是这一主流思想的补充,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佛教传入时,曾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和淡化,更多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活禅”。
C.无论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还是普通知识分子所坚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都体现着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D.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倾向低矮化,但亲自然、空物我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或有着一批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作品。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孔子与庄子的学说进行剖析,展现出艺术表现不同但旨归一致的中国士大夫精神。
B.文章以明朝为时间的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呈现对照式,结构谨严。
C.文章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话,目的是用来证明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具有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D.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变,修辞效果突显,例证与引证并举,比喻共比拟齐飞,语言鲜活,感染力强。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艺术人生”观念影响下,许多艺术种类达到高峰,洋溢高蹈的精神追求,比如诗歌中的王维《山居秋暝》。
B.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人生的理性态度和精神。
C.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艺术上,孔子追求精美,庄子追求情理。
D.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出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倾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12 09:1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透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新趋势

国家电影局2018年12月31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同比增长9.06%,其中国产片占比超过六成。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中国电影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通过行业大洗牌淘汰无效资源、无效传播的电影生产,形成稳定有质量保障的生产体系。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指出,2018年中国电影不论是现实主义的、寓言体的、艺术探索型的,还是类型化的电影,大都加强了思想内涵的深度。“有深度的电影都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我不是药神》票房超过30亿元;表现北漂青年艰辛奋斗的《后来的我们》票房超过13亿元。”张卫说。与此相反,粗浅表达的平庸类型影片反而被观众冷落。

中国电影产业在“资本洪水”涌入之后逐渐回归理性,不再唯票房、唯明星、唯流量,而是冷静下来去思考电影的艺术特质,静下心来创作和思考。国产电影票房占到62%的市场份额,体现了国产电影近年来的进步逐步得到了国内观众的认可。

不仅在电影创作中,院线发展在2018年也呈现出理性回归态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影院方面,由于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持续增长,全国影院银幕数2017年超过5万块,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单纯靠扩大“产能”带动增长的模式将逐步降低效用,随之影院投资、荧幕数量扩张也将逐步趋于理性。未来影院新一轮的经营、竞争模式必须走向服务质量、服务模式创新等竞争性增长。

猫眼研究院2018年度电影市场观察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观影人次增速放缓,但观影年龄层更加广泛,更多30岁以上观众走进电影院,为观影人次增长贡献约3.4个百分点,看电影从年轻人时尚消费行为,变成全民娱乐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在为未来产业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2018年,互联网企业的深度介入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2018年4月,阿里入股万达,在产业链上下游、制作、影院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涵盖了“电影制作+电影宣发+版权授权”的产业链以及“在线售票平台+影院售票软件”的票务产业链全部业务。而在2018年3月,腾讯斥资33亿元拿下光线传媒所持新丽传媒27%的股权。两大互联网巨头在电影产业领域的博弈如火如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迎来新的产业格局。

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应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好作品是电影产业发展的硬道理,要有效提升我们的原创能力,尤其在编剧这个环节要加大投入,加大资源的配置,让编剧环节成为支撑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饶曙光说。他认为,要通过结构性调整来推进结构性优化,不断增强中国电影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升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特别是用电影化的方式、高科技的方式、观众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月27日,有删改 )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为609.76亿元,我国正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B.互联网企业在电影产业领域的深度介入,迎来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C.只要提升编剧的原创能力,中国电影市场就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D.电影从业者必须用优秀的故事来俘获观众,才能收获电影高票房。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中国电影不论是现实主义的还是其他类型的,大都加强了思想内涵的深度。
B.2018年有深度的电影都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粗俗表达的平庸影片被观众冷落。
C.全国影院银幕数2017年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并随着市场的扩大而大规模增加。
D.中国电影产业不再唯票房、唯明星、唯流量,国产电影逐步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小题3】请根据材料概括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凤凰鸟

曾  剑

小妹卧床不起,不停咳嗽。乡村医生断定,她得了绝症。望着奄奄一息的小妹,我和茂哥都很心疼,想送她去城里的大医院,可是我们做不到。我们住在大山里,山连着山,山外还是山。乡村医生说,就问她有什么愿望,满足她最后的愿望吧。

我们问小妹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小妹说,她最想看凤凰。村子后面的山叫凤凰山,山顶被称为凤凰岭,据说偶有风凰在此歇脚,村子里有人见过,但只是传说。

小妹要看凤凰,我们不知所措,陷入因境。

小妹不是我们的亲妹,是村子里的一个小女孩,我们叫她小妹,一村子里的都叫她小妹,小妹是她的名字。

我和茂哥是这里的守线兵,还有一个兼职卫生员小戴。我说,小戴要是在就好了。茂哥说,小戴也无能为力。我们连个班的编制都够不上,叫“点”。茂哥是点长,就是负责人的意思。

我和茂哥正犯难,一只美丽的公鸡追逐一只母鸡,从我们身边飞奔而过。野鸡!我大声喊道。茂哥问我,你惊呼什么?我说,我们可以抓一只野鸡,说是凤凰,小妹才七岁,怎么能知道呢?茂哥笑了,夸我聪明。

我自作聪明地说,要公野鸡,公野鸡漂亮,有长长的翎子,更像凤凰。

我们开始捕捉公野鸡。我们进到山里,立上树杈,撑上鸟网。第一天,我们什么也没捕到。第二天,我们捕到了三只母野鸡,就是捕不到公野鸡。茂哥到底是点长,他把母野鸡的脚系在松树上,在周围布上网。清展,网子里果然有一只美艳的公野鸡。

我们把公野鸡装在蛇皮袋里,用火钳把袋子烙了几个窟窿,怕公野鸡闷死。

第二天清晨,我们把小妹用绳子拢在门板上。乡村医生和茂哥抬着小妹往凤凰岭走。羊肠小道,他们累得直淌汗,几次还差点把小妹翻下山崖。小妹竟然没有受到惊吓,她沉沉地睡着。

我跟在他们身后。公野鸡我提前喂饱了,不叫不闹,像小妹一样,静静地沉睡。

好不容易到了凤凰岭,山顶上有一方平台,茂哥和乡村医生把门板搁在平台上。有雾,远山朦胧地向远处延伸。太阳还未出来,茂哥将小妹扶起来。

茂哥让小妹闭眼,告诉她说,我们让你睁眼你再睁眼,就能看到凤凰。小妹闭了眼,茂哥向我挥手。我转身去取身后的蛇皮袋,想把公野鸡抱出来。就在这时,天突然亮开,太阳出来了,从更远的山峰照耀过来,透着淡红色的光芒。那光的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密集。光之深处,绚丽的云朵积聚绽放,像一只彩色的大鸟。

“凤凰!”茂哥大声喊。乡村医生也喊起来,凤凰,凤凰,小妹,快看!

小妹睁开眼,惊叫道,凤凰,凤凰!叔叔,我看到凤凰了。

茂哥示意我们转到小妹身后,背对着她,抱起那只公野鸡,抛向空中。小妹再次发出惊叹:凤凰,又来了一只。这只是小的,是那只大凤凰的孩子公野鸡向山下飞去,我们也下了山。

黄昏时,小戴回来了,他仔细瞧着小妹。他说,小妹可能是误诊,她很可能是被一种有毒的苹侵蚀,且呼吸了有毒的氤之气,几副解毒的草药,就能让小妹好起来。

我们都以为小戴是说胡话,他毕竟只是个卫生员,而且还是兼职的。小戴说相信我吧,我这次休了23天假,只在家待了两天,其余时间都在跟一个老中医学号脉,学认中草药。

我心里暖暖的。我相信小戴,他不是一个乱骗的人。

小妹的娘走向屋角,拿起药罐子到溪沟边清洗。我们准备与小戴一起进山采如草药。小妹的娘突然说,熬过的中药渣,要被人踩,生病的人才会好。村子就这么几户人家,关系好着呢,怎么好意思把病灶带给别人。

我说,那是迷信。小妺的娘脸上便有不快。茂哥偷偷捅鼓我一下,我就不再吱声。茂哥说,也许有路过的人,总会有的。打猎的,进山采蘑菇的……

小妹的娘脸上愁云散开。

深夜里,茂哥悄悄起床穿衣。他要干什么呢?如厕不至于穿戴这么规整,我悄悄地跟着他。他往山下的村子里走,走向小妹的家。他的双脚,很有力地在小妹家门前踩过。一股中药的味道在清凉的空气里弥漫开来。

五天后,小妹的病好了,蹦蹦跳跳地跑来找我们。她手里拿着三个鸡蛋,说是她娘给我们煮的,还热乎着呢。我们不要,让她自己吃,她急得眼泪就要流出来。

天不冷不热,阳光温和而不刺眼。这天不是维护线路的日子,我们把小桌小凳搬到“点”外的坡地。茂哥吩咐我这个“秀才”教小妹识字,他在一旁记日志。

小戴的膝盖上放着一本《神农架中草药》,这次探亲,他从老家带回的。有风吹过,我们各自停下手中的活,望着小妹。小妹仰头,远眺凤凰岭,满脸甜美。她一定是想起了那只“鸟”,那只美丽的“凤凰鸟”。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小妹得了绝症无药可医起笔,给人留下悬念,以小妹病好之后满脸甜笑,回想凤凰结尾,首尾呼应,故事情节发展富有变化,吸引读者。
B.小说对朝霞绚烂宛若凤凰飞腾的描写细腻而生动,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体验;而小妹说野鸡冒充的“小凤凰”是“大凤凰”的孩子,则洋溢着童趣。
C.小说描写茂哥深夜起来悄悄踩踏中药渣这一细节,突出表现他跟小妹的娘一样迷信,也能说明他心地善良,希望换来小妹病情好转和村民健康。
D.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我们”抓公野鸡以实现小妹的愿望;后半部分侧重写小妹的病被彻底治好,前后部分的衔接点就在小戴这个人物形象上。
【小题2】请结合满足小妹愿望的经过,简要分析茂哥等守线兵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3】小说以“凤凰鸟”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李叔同早年的艺术追求

1904年,24岁的李叔同参加了沪学会,沪学会里有“乐歌课”,教授西方现代乐理及西洋作曲法。李叔同天资聪颖,很短时间内便学会了作曲。他以民间的《老八板》为乐调,创作了一首乐歌《祖国歌》:“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祖国歌》词曲豪迈,极富感染力,经沪学会首唱,很快唱红全国。李叔同首次展现他的音乐才能,便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乐歌作者。

1906年9月,李叔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期间,他还在东京音乐学校兼修音乐理论与钢琴课。他在自己创办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的序言中写道:“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情神之粹美。”《音乐小杂志》的扉页,是李叔同的木炭画《贝多芬像》,这是中国人绘制的第一幅贝多芬像。

李叔同居日五年,成就斐然,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与同学曾延年一起创立中国最早的话剧社——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开中国话剧之先河。早在天津少年时代,李叔同对演戏就怀有浓厚的兴趣,读书之余,常去戏园学戏。在南洋公学读书时,他便粉墨登场,演出过京剧《黄天霸》《白水滩》等。与写作《祖国歌》几乎同时,沪学会演出新戏《文野婚姻》,剧本即出自李叔同的笔端,创作该剧时他还赋诗明志:“誓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先他四年到日留学的鲁迅因受日俄战争幻灯画片的刺激,觉悟到医治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弱更为重要,于是决定弃医从文。这与李叔同欲以演戏唤醒民众、文艺救国的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处。传说春柳社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时,鲁迅就曾在台下观看。李叔同曾将自己在日本读过的一本《莎士比亚剧作选》送给丰子恺,上面密密麻麻布满笔记,可见其曾用功研读,对话剧早有准备。春柳社公演《茶花女》时,李叔同饰演茶花女玛格丽特。后来成为著名戏剧家的欧阳予倩,当时还是台下的一名学生观众。他回忆道:“这一回的演出,可说是中国人演话剧最初的一次。我当时所受的刺激最深……我就入了春柳社。”

回国后,李叔同担任上海《太平洋报》的编辑,负责画报副刊。李叔同开设了“西洋画法”专栏,以连载的形式介绍石膏写生、木炭、油画等技法。著名画家吕凤子先生推李叔同为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第一人,称“李先生应是民国以来第一位正式把西洋绘画思想引介于我国,进而启发了我国传统绘画需改良的思潮,而后的刘海粟、徐悲鸿等在实质上都接受了李先生的影响,进而成为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的推行者”。对于此论,刘、徐二人都是认可的。

任教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李叔同教学成就斐然,著名画家丰子恺、著名音乐家刘质平等都是李叔同这个时期的弟子。李叔同在浙一师六年,继续开文艺风气之先:最早撰写欧洲文学史。他在浙一师创办《白阳》杂志,以此为阵地广泛介绍西洋文学艺术,其中的《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一文是中国人撰写的最早的一部欧洲文学史;最早倡导木刻艺术,李叔同和夏丏尊发起成立漫画会和乐石社,指导学生研习木刻和金石技法,并印制中国最早的现代木刻版画集——《木刻画集》,李叔同因此被称为中国木刻艺术的先驱;创作中国第一首分声部合唱歌曲——《春游》。“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曲调源于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由李叔同填词的《送别》,多次成为电影的主题歌或插曲,流传甚广。

(选自瓦当《慈悲旅人:李叔同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李叔同(1880-1942),中国戏剧家、艺术教育家、文学家、书画家。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出身于清进士、盐商家庭。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采用外国歌曲配制新词作为学堂乐歌教材,如《送别》《西湖》等。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后专研戒律。

(选自《辞海》第六版,有删改)

②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私心大慰。弘扬文艺之事,至此已可作一结束。

(选自出家后李叔同写给侄子李圣章的信,有删改)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叔同自己填词创作了《祖国歌》,抒发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现实与未来的忧虑,李叔同凭这首歌曲闻名全国。
B.李叔同能够在话剧艺术方面开中国话剧的先河并产生较大影响,与他年少时对演戏的浓厚兴趣有关,更与他用功研读名家剧作密不可分。
C.在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中,李叔同贡献巨大,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的推行者的刘海粟、徐悲鸿等人也受到过他的影响。
D.《送别》的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李叔同借用西方的曲调,写出了极具中国风格的歌曲。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留学日本期间,李叔同与曾延年共同创立了中国最早的话剧社,并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白水滩》等剧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B.据传李叔同在创作《文野婚姻》时曾赋诗一首,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叔同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以演戏唤醒民众、用文艺救国的理想。
C.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鲁迅弃医从文并赴日留学研究艺术,李叔同曾与他共同探讨话剧艺术,传言鲁迅也曾观看过李叔同的表演。
D.李叔同在浙一师任教六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培养了丰子恺、刘质平等艺术大师,还撰写了欧洲文学史,最早将欧洲文学思想引进中国。
【小题3】李叔同对中国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08—2017年中国65岁以上者年人口统计

(数据: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片: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材料二: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当前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环境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年人特别是城镇老年人及其子女的市场经济意识日益增任,购买老龄用品和老龄服务的观念开始形成,社会舆论也越来越关注老龄用品和老龄服务的生产与纠纷,越来越多的生产服务商积极参与发展老龄产北。中央明确做出了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的战略部署,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自觉发展区域老龄产业的积圾性也越来越高,积极贯彻落实老龄产业的具体部署。

预计到2020年前后初步形成发展老龄产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涵盖国家专項产业目录、土地、金触、税收、产业组织、物流、人员。

未来,中国老龄产业的市场供给将更加充裕。当前,由于只有部分剛性有效需求,老龄产业的供给冲动被大量无效需求压抑。随着刚性有效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在2020年前后,大量市场供给将得到释放,老龄产业市场供求矛盾将得到缓解,但仍然潜伏大量供给冲动,并在2025年前后随着黄金井喷期的到来得到充分释放。需要关注的焦点是,要跟踪有效刚性需求的变化态势设计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运营策略,尤为重要的是在刚性有效需求战略的导向下发展有效产业链、培育成熟业态,为迎接黄金井喷期到来做好充分准备。到2020年前后,相关金融产品大部分可以面世,部分金融产品如保险类金融产品将取得较好业绩,到2025年前后初步建成中国老龄金融业产业体系。老龄金融业是整个国家金融业的核心之一。中国的老龄金融业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老龄金融市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全社会养老金融准备意识的快速增强,保险类、信托类和房地产类老龄金融市场将会优先发展。

2020年前后,发达国家现有老龄用品的替代品在国内都会看到,部分用品产业规模将无可限量,到2025年初步形成中国老龄用品产业体系。未来,老年保健、老年医药市场还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市场容量将会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老年电子、康复、护理、丧葬等用品市场也将大量增长,老年日用品、老年医疗器械等市场将会成为新的增长板块。

(摘编自《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研究报告》)

材料三:

社区提供“嵌入式”“小型化”“多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离家近、收费低、环境熟悉,老年人既能生活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又能得到就近、便捷、低成本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和照护,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安土重迁的习惯和与家人团圆的情感需求,“既享受专业服务,又享受天伦之乐”,普遍受到老人们的欢迎。社区养老服务借助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支撑,以少量资金投入即可启动,不必花费大量资金兴建养老院、购置养老设施,是一种经济实用型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我国现有养老服务队伍不足30万人,面对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要达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的1000万养老服务人员的目标,社区养老服务对促进就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产业角度看,社区养老服务作为联系养老服务业、老年用品和老人需求之间的“平台纽带”,拓展和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的供需对接,成为老人生活需求和文化交流的平台。社区养老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家政和物业等企业提升了为老人服务的质量;企业可以通过持续服务发现一些新需求,挖掘服务和产品市场。

(摘编自《中国社区发展报告》)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8年至2017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而同比增速有起伏,到2017年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10%。
B.2017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5亿,但据2018年调查数据,50岁以上的人中,有超过四成的人还没有开始为养老进行储蓄。
C.调查显示,35岁以下的人有超过半数还未准备养老储蓄,35~39岁和40~49岁超过两成的人因收人有限,从未考虑为养老储蓄。
D.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日益增强,老龄用品和老龄服务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和中央的大力支持,老龄产业未来可能获得大发展。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由于只有部分刚性有效需求,老龄产业的供给被压抑,预计在2020年前后,刚性有效需求旺盛,而市场供给将会短缺。
B.老龄产业的企业未来要在刚性有效需求战略的导向下发展有效产业链、培育成熟业态,为迎接黄金井喷期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C.预计到2025年前后中国初步建成老龄金融业产业体系,中国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老龄金融市场,中国老龄金融业前景不可限量。
D.预计到2025年初步形成中国老龄用品产业体系,老年保健、老年医药市场还将进一步快速发展,老龄用品业将稳步快速发展。
【小题3】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具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