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8 11:49: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国14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国是( )
A.巴西
B.日本
C.澳大利亚
D.美国
【小题2】对该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小题3】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同类题2
读我国多洪涝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多洪涝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雨季漫长
B.地势低平
C.河网密布
D.植被稀疏
【小题2】图示多洪涝区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势高低
B.距海远近
C.锋面位置
D.台风频次
同类题3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它能较好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提供重要参考。近年来,河北石家庄市区在城市红绿灯前人行道上设置了既能遮阳又能避雨的遮阳棚,得到百姓赞许。下图为遮阳棚景观图和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正常年份,石家庄市区遮阳棚的遮阳、避雨作用最佳时期是
A.立夏一小满
B.大暑一立秋
C.芒种一夏至
D.秋分一寒露
【小题2】一年中,石家庄市区遮阳棚产生的阴影面积大致相同的两个节气是
A.谷雨与立夏
B.立冬与立秋
C.雨水与处暑
D.小满与大暑
同类题4
“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瓢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是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影响文中“千脚落地式”房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小题2】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地较大村落的平面形态可能是( )
A.团聚状
B.条带状
C.网状
D.棋盘式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个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相同点
不同点
美国西部
中国西部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相近(或均位于温带、亚热带)
濒临海洋
地处内陆
地形
气候
资源
(1)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
(2)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3)甲、乙两区域的环境问题有明显的差异,甲区域主要表现为森林减少、
、
等生态问题,乙区域表现为大气污染、
等污染问题。
(4)针对乙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