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年来,做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的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

读图,回答题。
【小题1】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  )
A. 节约水资源   B. 减轻环境污染
C. 减少经济收入 D.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小题2】方案①与方案②比较(   )
A. ①方案环境污染严重 B. ②方案经济效益明显
C. ①方案煤炭利用率高 D. ②方案工业耗水量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9 03:15: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为了验证湿地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上海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相关问题,体会研究性学习的乐趣。
实验准备材料:
①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
②适量的潮湿土壤(田地里的熟土);
③适量的自来水;
④一块微湿的海绵;
⑤两个喷水壶;
⑥一个刻度清晰的卷尺。
实验过程:
①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并将该盒标注为1号,另一盒标注为2号。
②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
(1)观察内容:观察、比较两个盒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①塑料盒内的“湖泊”水位上涨的快慢;
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与总结:
①此实验中“微湿的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____________;
②你观察到“降水”后,塑料盒内“湖面”上升的速度为1号盒    (填“大于”或“小于”)2号盒;“降等量雨”后,最终的“湖面”水位相比较,1号盒    (填“高于”或“低于”)2号盒;
③结合前面的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总结出“海绵”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发挥的作用。
(3)拓展延伸:
①“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除在实验中所体现出的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__等功能;
②实验中的“海绵”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具有该功能的另一大类生态系统为    ;它们在防御    灾害中大显身手,试分析它们是如何在上述灾害的防治中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