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荒漠化的实质是( )
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
【小题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
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
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
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19 04:2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近年来卫星多次监测到海湾上空出现沙尘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沙尘主要于 ( )
A.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
B.北美西部高原的草原
C.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火山
D.图示地区裸露的河岸
【小题2】卫星最不可能监测到沙尘暴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同类题3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小题2】为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同类题4
下图为撒哈拉沙漠南缘绿化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化带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两侧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
(2)A地劫物为适应 __________环境,表现出夜行、夏眠、耐旱等特点,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性特征。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辽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大兴安岭余脉),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全长1345公里,注入渤海,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辽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
(1)简述辽河流域的地势特征
。
(2)明清以前,科尔沁地区水草丰美,后来逐步演变为沙地。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___
_,
治理的主要措施有
____
。
(3)辽河流域是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缺水严重的原因。
(4)简述解决辽河流域缺水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