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地处防沙治沙第一线的陕西省榆林市,60多年来经历几代人持续开展大规模“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由荒山秃岭到绿满山川的转变。如今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10-1939.9米,是滦河的发源地。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坝位置示意。
青藏铁路北麓河路段的风沙灾害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防治沿线风沙灾害,铁路管护部门在其两侧布设了风沙防护设施,主要有砾石方格、导沙墙、阻沙水泥栅栏等。下图为北麓河路段的风沙防护体系结构组成。
2015年4月某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下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