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杜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摘自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年7月20日)
材料二:从目前来看,虽然相关机构的研究表明华人的人工智能学术成果占全球一半以上,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在大部分领域仍落后于全球一流水平。虽然中国在数据积累和传统产业基础上有一定的优势,部分细分领域有领先成果,相关研究投入不断加大,但整体上的人才储备落后于美国,在基础研究、产业链等方面存在较大挑战,这将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方面,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是广泛的基础能力,但目前国内在此领城的人才供应相对紧缺,流通性较弱,因此也导致了高端研究人才的超高成本,同时有部分公司选择在美国建立研究院或实验室。这说明,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产业存在校大的需求口。
(摘编自《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2018年4月)
材料三:不论是优先发展芯片,还是在供应链中向上移动,中国都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行业关键性参与者。而且在授权专利数量方面,中国也仅次于美国。中国政府唯一的挑战就是必须认真考虑制造业的巨大产值和中国劳动力的重要性。中国以制造能力和低廉劳动力成本而闻名于世。在中国,如果运行AI的机器人最终取代了大部分的劳动力,就可能会打乱杜会平衡。因此,在中国社会部署人工智能设备的理论效果研究也必须放在首位。
(摘编自《电子产品世界)2018年第5期)
材料四:“作为全球最关键的技术创新之一,人工智能的发明者可能是美国人,但这项技术却在中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知名人工智能专家、创新工场的创始人李开复就持这样的观点。
首先,中国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使美国科技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之前,美国科技行业原本掌控着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但是现在它们所享有的领先优势正在快速被中国企业侵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企业能够使用更多的数据来开发、训练和部署AI系统。
另一方面,在中国,人工智能可谓遍地开花。众多巨头和独角兽企业都在利用领先优势的人工智能,尝试为零售、出行、外舞、医疗、教育、旅游等多个行业赋能并开创造价值。目前这些行业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正在展现出全新商业模式和态势。它们在让人工智能真正展现出价值的网时,也在深度革新着大众的工作、生活体验。
(摘编自《DoNews》2018年9月)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照国务院规划,人工智能将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B.中国人工智能学术成果占全球半壁江山,只是人才储备上较美国略显不足。 |
C.部分公司在美国建立研究机构,表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端研究人才短缺。 |
D.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有赶超美国之势。 |
A.各种数据表明,我国人工智能经过多年发展,在各个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
B.部署人工智能设备的理论效果研究,可有效避免运行人工智能对社会平衡的破坏。 |
C.运用人工智能的中国企业有能力侵蚀美国科技行业一直以来保持的领先优势。 |
D.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涉足大众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创造出了可喜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