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恶意注册,这一不以正常使用为目的,利用多种途径取得的手机卡号等为注册资料,使用虚假或非法取得的身份信息,以手动方式或通过程序、工具自动进行,批量创设网络账号的行为,已进入互联网空间的各个场景,从网络诈骗、网络赌博、色情诈骗,到刷粉、刷单,甚至抢火车票,无形中在方方面面影响到个人网络安全。
根据专家介绍,这些常见违法犯罪行为只是黑产链条的最后一环,网络黑产已形成了上中下游分工明确的完整产业链。黑产人员只需通过卡商和接码平台即可获得手机号和验证码,接码平台利用“猫池”等工具接收来自互联网平台的短信或语音验证码。在伪造设备硬件信息或网络环境后,利用特殊工具,完成整个注册流程。
像这样的大量虚假互联网账号,提高了诈骗团伙的“效率“,对下游买家而言,为了规避平台打击,掌握大量看起来“正常使用”的号,比拥有大量新注册账号更“高效“,这催生了黑产链条的又一环节﹣﹣﹣养号,即养活和养贵账号。
(选编自《中国青报》)
材料二:
2018年7月,腾讯安全对外发布(2018上半年互联网黑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披露手机应用分发、APP刷量推广、勒索病毒解密、控制肉鸡挖矿等七大互联网黑色产业链。
近年来,伴随移动应用的影响力逐渐超过电脑应用,主要互联网黑产也迁移到手机平台,手机病毒的数量和种类空前增长。《报告》显示,2018上半年手机病毒类型多达数十种,且大部分病毒集中在资费消耗、恶意扣费和隐私获取这三种类型,其中资费消耗类占比达到32.26%,恶意扣费和隐私获取类占比分别为28.29%和20.40%.同时,手机病毒的功能日益复杂化,一款病毒往往兼具多种特性和恶意行为。
据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监测显示,移动端以暗扣话费、恶意移动广告、手机应用分发、App推广刷量四大黑产最为典型,堪称“掘金机器”。通过手机恶意软件后台下载推广应用,也是手机黑产的重要变现途径。在PC端方面,勒索病毒、控制肉鸡挖矿以及DDOS攻击已发展成成熟且完整的黑产链条。受2018年区块链产业大热影响,由加密数字货币引发的网络犯罪活动空前高涨,挖矿木马更成为了2018年影响面最广的恶意程序。
(选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面对猖獗的网络黑色产业链和缺乏技术、缺少安全意识的数据持有者,安全行业必须联合起来,只有共建共治才能对抗网络黑色产业链的侵蚀,共享安全生态。
“如今,在与执法者角力的过程中,黑色产业链已经完成技术上的升级,隐蔽性更高的同时,精准度也有提升。”安全专家杜跃进认为,网络黑色产业链治理面临着跨平台、跨地域作案,取证困难,司法成本高的困境,治理网络犯罪的协同配合也存在障碍。
对此,杜跃进建议,网络黑色产业链治理要从完善全产业、全链条整治机制入手,以立体防控链条摧毁犯罪产业链。同时,加强互联网企业和有关部门、单位合作,实现行政监管与刑事打击无缝衔接。
另外,网络黑色产业链治理应建立综合治理体系。“一方面,加强线下案件治理,沉淀网络黑色产业人员和恶意技术的数据库。另一方面,可以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防范网络犯罪联盟,形成统一的网络违法犯罪信息通报机制。”信息安全研究专家刘贤刚说。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我们希望把信用引入到整个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中。”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郑俊芳表示,网络安全需要更多的创新尝试,应将危害互联网安全的犯罪分子及时拉入信用“黑名单”。
(选编自《用户数据被盗取频发,如何铲除互联网黑色产业链?》)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8上半年出现数十种手机病毒,这说明随着移动应用影响力越来越大,主要互联网黑产已迁移到手机平台。 |
B.手机病毒中,资费消耗类病毒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恶意扣费和隐私获取这两类,同时病毒的功能也日益复杂化。 |
C.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的监测显示,手机黑产的重要变现途径之一是通过手机恶意软件后台下载推广应用。 |
D.在PC端方面,控制肉鸡挖矿已发展为成熟且完整的黑产链条,挖矿木马也成了2018年影响面最广的恶意程序。 |
A.批量创设虚假互联网账号和“养号”是互联网黑产的不同环节,前者属于上游环节,后者属于下游环节。 |
B.腾讯发布的《2018上半年互联网黑产研究报告》首次披露七大互联网黑色产业链,分布于移动端与PC端。 |
C.一款病毒往往兼具多种特性和恶意行为,病毒功能复杂化,这是整个互联网黑色产业链出现的又一新变化。 |
D.数据持有者既缺乏技术又缺少安全意识,这是互联网黑色产业链猖獗的主要原因,司法成本高也是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