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开始写“碳铁之战”系列的时候,人工智能还不像现在这么热门。当时,我已经看过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作品,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但总觉得不满意,以为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被写出来。这就是我写“碳铁之战”的原因。但要如何写,才能推陈出新、与众不同、不落窠臼呢?
②在科幻作品里,人工智能通常有两副面孔:要么纯粹的恶,要么纯粹的善。我觉得,都21世纪了,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工智能了。
③“碳铁之战”中的“碳”指“碳族”,也就是人类,因为人类是碳基生物,其存在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样,是建立在碳元素的基础之上的。“铁”指“铁族”,即小说中的人工智能,它们的存在是以铁元素为基础的。铁族个体为钢铁狼人,可以在狼形和人形之间切换。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形体?小说中有解释,因为这种形体既与人有相似之处,所以容易让读者接受,又与人有不同之处,这样容易制造出陌生感。
④我从不相信,一台电脑,由于程序员的主动设计或者外界的一道闪电,突然间就拥有了可以匹敌人类的智慧。因为虽然智慧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但好奇心、想象力和彼此的交流,在其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智慧不是编程可以编出来的,而一台没有同伴的电脑,也是不可能孕育出智慧的。最关键的,我认为智慧并不特殊,它就像是猎狗的鼻子、天鹅的翅膀、蜻蜓的眼睛,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是生存压力之下自然演化的产物。
⑤从这一点出发,我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铁族”,是88个由同一组程序复制而成但彼此之间有明显差异的子程序。这些子程序被放置到虚拟现实系统中,在极短的时间里,遭遇数百种天灾人祸,被“逼迫”演化出如同蜂群般的群集智慧。
⑥我从不相信人工智能的出现,必然会以消灭人类、毁灭世界、占领地球为己任,并且孜孜以求,乐此不疲。这其实是人类才会感兴趣的目标。既然它们拥有机器智慧,那它们就会具有它们的情感,它们的欲望,它们的认知,它们的生存目的。我想,真正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们﹣﹣他们将走上与人类文明迥异的发展道路。,宇宙那么大,智慧也好,文明也罢,都不可能只是人类这一种形式。
⑦把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独立于人类之外的文明来看待,“碳铁之战”系列的视野一下子变得宽广了。人类需要拼命向铁族“证实”自己是智慧和文明的,这在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看来,是非常荒谬可笑的。然而也会让有识之士警醒,进而反思人类自身的所作所为,对何谓“人类”、何谓“智慧”和“文明”,有全新的认知。
(取材于萧寒星的文章)
【小题1】下列能够替换“推陈出新、与众不同、不落窠臼”这组成语的一项是A.按图索骥 步人后尘 |
B.亦步亦趋 陈陈相因 |
C.别出心裁 不落俗套 |
D.如法炮制 千篇一律 |
A.作者对科幻作品通常只写人工智能纯粹的善或恶不满意。 |
B.称人类为“碳族”,是因为他们是地球上唯一的碳基生物。 |
C.“这种形体”是指可以在狼形和人形之间切换的形体。 |
D.“钢铁狼人”的形象容易让读者既感到熟悉又觉得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