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淮北市是先有矿区后有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的优势不在于扩大煤的开采总量,而在于利用这里煤品种全、品质好的优势延长产业链,走煤炭化加工之路,把淮北建成全国一流的煤焦电基地,在皖北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3】关于小明同学玩吃鸡的感受,正确的是
A.游戏开始时从飞机跳下观察范围广的原理类似于GPS
B.游戏中山区公路的修建成本便宜
C.游戏中的荒地容易水土流失、荒漠化
D.游戏里小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无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31 11:4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26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障碍和关键环节不在国内,而在国外,中亚地区应是现阶段合作的重点地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东南连接中国新疆,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磷灰石等有突出的地位,2012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49位,同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原油出口量预测及出口方式图

材料三  继上世纪70年代初第一亚欧大陆桥投入使用后,1992年第二亚欧铁路大桥正式全线通车。第二亚欧铁路大桥全长10900公里,比第一亚欧大陆桥减少行程3000公里,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亚欧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但目前通过中亚运输的贸易额尚不到1%。中亚运输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5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  运输方式的发展;该地区   的气候特征;以及其长期战乱。(6分)
(2)根据材料二可知,哈萨克斯坦如果没有新增和改造项目的完成,现有基础设施的出口能力在 年达到饱和,该国原油出口峰值期出现在 年,外运能力过剩量最大时约为 万桶/日。(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二亚欧大陆桥比第一亚欧大陆桥在促进沿线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8分)
(4)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分析中国投资哈萨克斯坦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