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先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原料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显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区位条件的是( )
A.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工业基础雄厚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1-04 09:06: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人口密度较大
C.水资源短缺
D.洪水灾害频发
【小题2】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同类题2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三大区域在自然、社会经济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苏南拥有广袤的太湖平原,水网密集,长江东西横贯境内,陆路、水路交通发达,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苏中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沿海、沿江交通已基本成网;苏北以平原为主,区内河网密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拥有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1)概述2002—2012年江苏省三类制造业重心空间变化特点。
(2)据图判断2012年苏南、苏中、苏北制造业中的优势企业。
(3)分析苏南优势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
(4)运用产业结构优化原理,评价江苏省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特点。
同类题3
西部(经济地带)地区在今后发展中应注重的问题是:
A.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全国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
C.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绿洲农业
D.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10 年和2013 年产业结构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产业发展限制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C.第一产业比重太低,结构不合理
D.该市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
同类题5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所示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2)描述图中所示博格达峰山地针叶林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过去疆内景区以团队游客为主,从2014年开始,游客多为自驾游、自助游,散客人数超过了团队游人数。
(3)简述到新疆的自驾游、自助游不断增多的原因,并结合新疆地理环境特征说明外地游客自驾游的注意事项。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4)简述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