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巨像
聂绀弩
⑴朝晖透过清晨的薄雾,斜射在我的头上、脸上和周身。我站在一个悬崖的边沿,面前的大地像被一刀削去了似的没有了。百尺以下,是咆哮着的流泉,从那峭壁上横斜地伸出野草,杂树和丛竹,它们带着晶莹的露珠在晨风里徜徉。从野草、杂树和丛竹的掩映中,流泉送来破碎的银色的水光,和朝晖的黄金的光,和草树的碧玉的光,错杂,交织,像狡黠的少女用诚言和谎语织成的情话扰乱你的心曲一样地炫着眼睛。
⑵三三五五的村落,隐蔽在葱茏树阴里;低矮的屋顶冒出缕缕的炊烟。村路上,农夫们挑着箩筐或粪桶走着;牧童赶着牛犊;一只黄狗正在尾追一匹只狗;女人们蹲伏在水边洗菜,捣洗衣服,几个还离不开妈妈的孩子在她们背后玩耍;近一点的村子里送来几声断续的鸡啼……
⑶这一切是多么平凡!广大的祖国,多少土地上都有如此美好的春光;三十几年的时间的洪流里,登山涉水,更不知欣赏过多少日出的奇景。可是今天,这远山,这田野,这村落,这从村落走出的人和牲畜,都使我感到分外新鲜,也分外亲切。
⑷如今,我在乡村里度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是我在乡下住得最久的一个时期。从夏到冬,从秋到春,每天每天都有青山红树,板桥月光,送到我的眼前。我曾经看见过疏林的落日,踏过良夜的月光;玩赏过春初的山花,秋后的枫色。绿杨妩媚,如青春少女;孤松傲岸,似百战英雄;高峰奇诡,平岭蕴藉,各各给人一种无言的启示。如果一个朋友,要交往越久,才相知越深,生死患难中,才有真实的情谊;自然的奥秘也应该不是浮慕浅尝所可领会的,那么,我对它们的低徊赞叹,岂不是为了我和它们有了较长的往还么?
⑸要这样说也未尝不可,可是朋友哦,我也到过遥远的北荒,而且正是隆冬的时候。那里没有一根草,也几乎没有一根有叶子的树,没有花,没有鸟,没有河水碧绿的气味,一望无垠,是黄色的尘土,是尘土的烟雾;不然就是白得耀眼的雪的山,雪的海,雪的一切。就是这样的一个北荒,当我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我就爱上它了。我的血为它而沸腾,我的心为它而跳跃,我的眼泪在眼眶外变成了黑色的泥土!为什么呢?它是我们祖国的土地呀!是真正的古老的祖国的土地呀!虽然我和它们是这样生疏。
⑹今天日本强盗踏进了祖国的田园,祖国的禾苗被他们的战马啮食了,车轮碾倒了,炮火烧焦了!祖国的大地整块整块地在魔手底下,铁蹄底下,喘息、呻吟、颤抖、挣扎、愤怒!强盗所到的地方,纵然也是春天吧,我不相信太阳仍旧是温暖的,夜晚仍旧有星星和月亮;也不相信地上有绿的草,红的花,树林里仍旧有黄莺,麻雀,蚱蜢或毛毛虫;更不相信屋顶能冒出炊烟,村路上还有顽皮的孩子。
⑺然而那些地方是我们的呀!一想起那些受难的土地,自己的家乡,脚印到过和没有到过的地方,一面为它们担忧,为它们痛苦,后悔平常没有留心它们,没有和它们周旋缱绻,给予应该给予的热爱,一面也就对这自由的天地,增加了无限的情感。虽然明知失去的土地终会回来!
⑻太阳渐渐升高了,长空显得更为明净,村路上的行人也更多了。农妇们从什么地方抬来几个担架,那上面大概是伤病的战士,向那水边的一个村子里走去;那村里有一个大祠堂,是我们的战地医院的所在。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什么歌;歌声传到我的耳边,已经很微弱,但是还仿佛听见了这样的词句:“抬伤兵,作茶饭,我们有的是血和汗……”两个女兵从那村子里出来,手挽着手、脚步和着脚步,大踏步地从那桥上走过。她们和那些农妇们打招呼,询问担架上的病人,接着也唱着什么歌走开了。
⑼三十几年,我都过着一种个人生活,不知是什么东西把我和别人隔绝了。我不知道世界是什么,人类是什么,它们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每天我在人海里浮沉,其实只是一个荒岛上的鲁滨逊。
⑽可是今天,我多么高兴呵,从那些农妇们、女兵们那里,突然发现了我自己!我和他们在一块儿工作,我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从他们身上,可以找到我的心和手的直接或间接的痕迹。我再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和世界,和人类是一起的:尤其是和这些为祖国争生存争自由的人们,抢救着祖国的每一块失去的土地的人们,创造新中国、新人类的人们是一起的!我多幸福哇,和他们一样,我也有肉、有血、有汗、有体力、有智慧;我把我献出来,而他们并不拒绝我,并不把我当作一个陌生人看待!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上,生活在人们中间,虽然我是这么渺小,我的力量又这么微弱!
⑾我站在悬崖边上,昂着头,挺着胸,手插在腰里,眼望着远方:朝日从远天用黄金的光箭装潢着我,用母亲似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头,我的脸,我的周身;白云在我头上飘过,苍鹰在我头上盘旋,草、木、流泉和小鸟在我的脚下。晨风拂着崖边的小树的柔枝,却吹不动我的军装和披在身上的棉大衣。我一时觉得我是如此地伟大,崇高;幻想我是一尊人类英雄的巨像,昂然地耸立云端,为万众所瞻仰。过去的我,却匍伏在我的面前,用口唇吻我的脚趾,感激的热泪滴在我的脚背上。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三日
【小题1】第⑵段描写的景物所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2】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要这样说也未尝不可”这句话?
【小题3】第⑻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为什么以“巨像”为题?
【小题5】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有实景描写,又由此及彼,引发了联想和想象。 |
B.本文采用的是触景生情,以事显情和情景交融的手法,感情朴实而真挚。 |
C.结尾运用比拟手法,写“朝日”装潢、摸抚着我,形象生动,意味深长。 |
D.因为作者走过很多地方,欣赏过很多美景,所以才让他分外珍惜乡村生活。 |
E.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形象生动,通过议论抒情主题鲜明。 |
F.本文构思巧妙,故事情节委婉曲折,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饱满,形象高大。 |
【小题6】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结合第⑹段加以赏析。
【小题7】本文和《想北平》(或《故都的秋》)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分别找出一例并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