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小题1】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关键是( )
A.提供水源的江河
B.受村规、民约保护的森林
C.哈尼族的村寨
D.层层叠叠的梯田
【小题2】哈尼族人村寨的选址,主要目的是( )
A.对外交通便利
B.避免洪涝灾害
C.获得清洁的水源
D.观赏梯田美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10 07:35: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类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是( )
A.停止或减退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B.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C.不加控制地开发资源,促进社会发展
D.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同类题2
“听天由命”、“富贵在天”体现了人类中心论思想。
同类题3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
【小题2】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依赖环境,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征服自然,人地矛盾激化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同类题4
和谐论观点的主要思想是( )。
A.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地地理环境的性质
B.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变化长期适应
C.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
D.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同类题5
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迭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竞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述人类做法反映了哪种环境观( )
A.天命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人类中心论
D.人地伙伴论
【小题2】上述事例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规律性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