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表示收入和环境恶化程度关系。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人类关系处在征服自然阶段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小题2】从新中国成立初的开发北大荒,使之变成北大仓,到现在退耕还荒,保护北大荒,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态度的转变是
A.依赖自然一改造自然
B.改造自然一征服自然
C.改造自然一善待自然
D.依赖自然一善待自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2 10:46: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下列做法符合这种人地关系思想的是( )
A.在我国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
B.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
C.我国在东、黄、渤海海域全面实行伏季休渔制度
D.在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地
同类题2
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强度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人类各文明阶段特点,判断图中甲、乙表示的资源分别是
①海洋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地热资源 ④矿产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工业文明阶段
A.资源丰富的地区一定只发展与该资源相关的产业
B.资源开发条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C.开发投入少的优质资源最后被利用
D.资源的开发使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趋向协调
【小题3】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A.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会越来越小
B.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会越来越强
C.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会越来越少
D.对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同类题3
2010年3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扩大对美国近海油气田的开发,以此确保美国近期能源安全。奥巴马指出,“我们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20%,这意味着仅凭开发近海油气田无法满足我们的长期能源需求,为了地球和我们的能源独立,必须从现在开始向更清洁的能源转变。”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人类不同时期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早期的采集狩猎经济阶段,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较强
B.在工业社会阶段,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C.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D.在工业社会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矿产资源
同类题4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地关系是( )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
【小题2】现代社会,长江中下游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
①河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经济发达,农业不受重视 ③人均耕地少 ④酸性土壤,单产量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5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下图为“国际慢城”江苏省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①骑单车慢行
②经营手工业作坊
③去速食店就餐
④建大型游乐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小题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①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②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③从水田农业到商品化混合农业
④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