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远眺
【明】徐允贞
万里孤峰匝地,一弯新月如钩。点点寒鸦争晚树,片片轻帆落远洲。黄昏犹倚楼。
暮雨又归南浦,潮声惊满长楸。玉笛只悲征客梦,小艇才闻渔夫讴。风吹无限愁。
【小题1】简要赏析“黄昏犹倚楼”一句中“犹”字的妙处,并分析这句话在词中的作用。
【小题2】词人所说“无限愁”具体包含了哪些愁绪?请结合词作内容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11 02:0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道,徒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款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汉者与野行者之馘①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顾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③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日: 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升》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日“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蕢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襄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节选自《四库全书》。
注:①馘(guò) :割下的左耳。古代战时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记功。②阃(kǔn) 寄:戍边将领。③裒(pòu) :收集、聚集。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B.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C.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D.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衣经历:锦衣卫经历官。经历,官名,掌文案,正八品。
B.什:《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颂》 以十篇诗编为一卷,叫做“什”。后代用以泛指诗篇或文卷。
C.荐绅:又作搢绅、缙绅。原意思是插笏于带,旧时宦官的装束,专用为宦官的代称。
D.采风: 古代统治者派人到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考察民情的一种举措。
【小题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简交代了沈君与“宰执”之间势不两立的关系,接下来不直接写沈君与“宰执”的正面冲突,而是将笔墨转到写塞外,集中抒发沈君无辜陷罪流放的悲愤。
B.文章揭露了当时官员玩忽职守、边塞军备松弛、将士畏敌渎职甚至残害百姓以冒功的种种现象,从而揭示出沈君文章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反映现实、揭露现实的积极意义。
C.文章全篇行文跌宕,寄慨深沉,既突出了沈君的忠烈刚直,也突出了沈君诗文的战斗精神和重要价值,洋溢着对沈君人格的高度敬仰之情。
D.本文是为沈君的文集而作,却从沈君其人写起,表现其“古之志士之遗"的风范,突破了一般序文拘于篇章结构、遣词造句、艺术特点等评介的窠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
(2)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华容县学重修记

李东阳

岳州华容县学,在县治南,旧地苦水。国朝洪武初,始迁于北一里许,久乃浸圮。天顺间,知县许杰尝修庙庭,备祭器,有意于学,未逮也。

成化己亥,湖广按察佥事李公文中,行部至县,知学久不治。慨然曰:“吾事也,吾不以烦民。”乃取赢于官,得白金数百两,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剔朽除秽,易为坚完,焕然大新。于是县官、师儒合而言曰:“李公之功,吾徒曷敢忘。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兵部郎中刘君时雍上京师,则以诸君意属予,请为记。

予惟士之学,将以为世用也,然必养而后成。故其平居,穷理明义,使中有定见,而力足以守之。于是出而应世酬物,庶几不失其正。盖必断于取舍得失之际,然后不为利害生死所移易。自易及难,由恒达变,涵养成就,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国家之养士,知其不可易而成也,故学校以居之,师傅以教之,堂庑斋室之居,廪给馔食之制,课之以书史文艺之业,肄之以祭祀饮射之礼,申之以孝悌忠直廉耻之义。日涵月泳,使学成而德立,然后禄而官之。其勤且厚,固如此。

士之庐居而馔食者,念夫养我者之厚,必畜德积学以称为士,曰:“其无负兹馔与兹舍也。”于是出而有守与责,则念夫爵我禄我者之重,必致志竭力建功业以称为臣,曰:“其无负此爵与此禄也。”然则士之养于国者,恶可不思所以自养哉!

华容文献地,多奇才伟器,登巍科,名列卿者踵相属。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他日有以名行功业,不为物夺,卓然在天下,使而乡之士不为虚名,今日之举不为美观,而吾之文不为虚言者,非国家建学养士之意哉,亦非吾李公及予之心哉!

公暨予同举进士,以刑部员外郎出佐湖臬。尝预立边功,救荒除盗,锄强暴,植柔懦,有功吾民,盖不独于学政为然。故并书之。

(选自《李东阳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府知事吴正其役   董:督察
B.之以祭祀饮射之礼   肄:学习
C.名列卿者踵相 属:嘱咐
D.不为物 夺:改变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华容县南地势低洼,县学长期遭受雨水浸泡倒塌,天顺年间知县许杰将县学迁到县北。
B.李文中到华容县巡视,了解到县学长久没有修建,就把修建县学当作自己的职责来完成。
C.当时学子学习内容比较广泛,既有书史文艺,也有祭祀饮射之礼,还有孝悌忠直廉耻之义。
D.作者希望华容学子加强自我修养,不要辜负国家建学养士的期望以及李公和自己的希望。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
(2)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
【小题4】从文中第四段看,“自养”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