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纳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了什么计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05:2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关于诸葛亮的()
A.三顾茅庐
B.千里走单骑
C.七擒孟获
D.六出祁山
同类题2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之后死去,年仅三十六岁。瑜临死前上书吴侯荐鲁肃以代己。孔明至柴桑吊丧周瑜,回程中遇到庞统,庞统对诸葛亮表示佩服。诸葛亮告诉庞统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孙权见庞统貌不出众,不用庞统,鲁肃荐庞统于曹操,但庞统不肯。
B.田丰在狱中。一日,狱吏来见丰曰:“与别驾贺喜!”丰曰:“何喜可贺?”狱吏曰:“袁将军大败而回,君必见重矣。”丰笑曰:“吾今死矣!”“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狱吏未信。忽使者赍剑至,传袁绍命,欲取田丰之首,狱吏方惊。丰乃自刎于狱中。
C.关羽约三事而降后,曹操见关羽所穿绿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但关羽把新袍穿于衣底,上面仍穿旧袍罩之;曹操笑云长节俭,云长说因为旧袍是刘备所赐,不敢因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曹操闻言不由的感叹“真义士也”,但心里着实不悦。
D.长坂桥上,面对曹操大军,张飞怒目横矛,三声大喝,使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而亡,曹操及众军也仓皇逃窜。张飞见曹军已退,便令拆断桥梁,让曹操的军队无法前进,真可谓粗心中见谋略。
E.官渡之战前夕,许攸为袁绍所逼而投奔曹操。曹知许来投,跣足出迎,还先拜于地。攸说明来由,并问曹军军粮多少。操先答可支一年后改口半年,攸拂袖出帐,操为挽留攸曰“三月耳”,攸笑操果为奸雄。操就附耳说只有此月粮。攸大声道“粮已尽矣”,操愕然。而后,攸出谋取乌巢,使曹军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同类题3
简答题
【小题1】简述《三国演义》中著名战役“夷陵之战”的前因后果。
【小题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说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位人物?列举能表现这位人物“机关算尽”的两处情节。
同类题4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他屈从命令,被迫接受了陌生少女瑞珏,过后,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家》)
B.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挺身而出,揭露了希普的阴谋。贝特西小姐为感谢他,资助他去澳大利亚,他在那儿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大卫·科波菲尔》)
C.堂吉诃德的朋友理发师和神甫,认为堂吉诃德的疯狂行为是受了骑士小说的毒害。他们在堂吉诃德的外甥女和女管家的协助下,搜查了堂吉诃德的藏书室,把其中大部分的骑士书都扔到院子里,放把火烧了。(《堂吉诃德》)
D.曹操兵败赤壁,趁天黑往彝陵奔逃。行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一笑诸葛亮、周瑜没有于此处埋伏军马,结果遭遇张飞伏兵截杀;行至葫芦口,曹操再笑诸葛亮、周瑜,结果遭遇关羽伏兵截杀。(《三国演义》)
同类题5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书中通过尊刘(备)抑曹(操)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造成的。鲁迅认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B.《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三绝”之谓: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C.下列故事都出自《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三打祝家庄、三让徐州、三英战吕布。
D.魏、蜀、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明
罗贯中(不详)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