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天水郡太守)马遵正欲起兵,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太守中诸葛亮之计矣!”众视之,乃天水郡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孔明惊问曰:“此是何人,识吾玄机?”“诸葛亮之计”是什么?此后孔明如何使姜维归降?请简述相关情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02 09:0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
(1)望梅止渴_____________
(2)赔了夫人又折兵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的叙述语言是浅近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能够雅俗共赏,因而其中的故事能广为流传,主要人物也都家喻户晓。
B.《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黄盖指挥火船前往诈降,被文聘看出了破绽,险些未能成功。
C.“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出山之后指挥的第一场大型战争,为了凸显诸葛亮风流儒雅、足智多谋的形象,《三国演义》中先后塑造了辞舌战群儒、智激鲁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经
典情节,突出了诸葛亮在这场鼎足之势的战争中不可磨灭的功勋。
D.《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E. 《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奸诈、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同类题3
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同类题4
根据小说《三国演义》回答以下问题。
(1)“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指哪三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孔明曰:“恐魏兵袭其后也。主上若有失,当投白帝城避之。吾入川时,已伏下十万兵在鱼腹浦矣。”《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
陆逊追到“鱼腹浦”时遇见诸葛亮布下的什么阵?结果如何?请简述。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明
罗贯中(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