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2014年12月26日中国三条重要高铁干线-----兰新高铁、贵广铁路和南广铁路开通运营。其中,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的发动,标志着中国首条高原高铁全线“起航”,“6小时进青出甘入疆”将成为现实。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铁路线的建设标准和设计速度受自然因素制约.请写出贵广线与兰新线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4分)
(2)请对兰州至张掖段铁路的曲线设计进行评价。(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4-08 10:0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分为北环线和南环线。其中,北环线从沙坪坝重庆西站经重庆北站至南岸区上浩站,全长约31公里,设站22座;南环线从南岸区上浩站经四公里至沙坪坝重庆西站,全程约20公里,设站11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最适合建设地铁隧道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示地层演变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地质作用包括()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侵蚀作用 ④沉积作用 ⑤变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同类题2
兰新高铁(即兰新二线)动车组车体将全部更换为适合在高寒、高温、强风沙环境下运行的CRH 5G型动车组车体。兰新高铁是我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高寒地区修建的快速铁路。右下图为兰新高铁部分路段修建的“地上隧道”。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上隧道”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A.严寒
B.强风
C.沙尘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小题2】推测隧道一侧的墙体上设置“圆孔”的作用是
A.节省建筑材料
B.减轻墙体重量
C.方便乘客经过隧道时观光
D.利于列车经过时的气流运动
同类题3
以往举办奥运会的经验表明,交通问题是奥运会成功的关键。奥运会期间,每天都有数十万的运动员、记者、观众和奥运家庭成员来往穿梭。因此对奥运举办城市来说,是全面检验其交通状况的一次巨大挑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奥运交通的特点包括(不定项) ( )
A.阶段性 B.临时性 C.局部性 D.一般性
(2)解决奥运交通问题,既要抓硬件,又要抓软件。其中的硬件主要是指___________,软件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
(3)为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交通建设应从哪些方面进行?
(4)为了保证奥运会的顺利进行,保障运动员快速、安全地参加比赛,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应该是 ( )
A.高速公路 B.铁路 C.航空 D.轨道 交通
同类题4
读以成都为中心的交通等时线(交通圉)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成都出发前往下列城市,用时最短的是
A.上海
B.武汉
C.西安
D.昆明
【小题2】影响交通等时线在西南地区分布较密集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同类题5
2013年8月8日,中国中远集团“永盛”轮从大连港起航,经北极东北航道于9月11日到达荷兰鹿特丹港,比通过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道节省两周时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示航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海冰融化,东北航道安全可靠
B.冬季浮冰少,有利于东北航道通航
C.对于大多数国家,传统航道更便捷
D.传统航道太拥挤,会促使亚洲大多数国家选择东北航道
【小题2】对于过往北极航道的船只,目前最大的困难是
A.冰山的威胁
B.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C.人口稀少
D.气温太低
【小题3】“永盛”轮在航行期间,船员所见最符合实际的是
A.白昼一直缩短
B.白昼一直增加
C.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减小
D.没有经历极昼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