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薛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小题1】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B.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C.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D.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指冠礼,古人二十岁(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
B.殿试, 科举考试的最高一段,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又称廷试。
C.丁母忧,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D.表,“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从小就以东汉范滂为榜样,母亲赞许他的志向,并说儿子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我也能像范母一样。
B.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遇到水灾,他身先士卒,发动城里的富人和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
C.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两人针砭官场现状,相谈甚欢。
D.苏轼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词学成就被王灼褒奖,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2) 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 岂可以常礼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15 11:15: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晏,徐州滕人,家世力田。晏少壮勇无赖,尝率君冠行攻劫。梁末,徐方大乱,属邑皆为他盗所剽,惟晏乡里恃晏获全。
后唐同光中,应募隶禁军,寻累迁奉国小校。
晋开运末,与本军都校赵晖、忠卫都校侯章等戍陕州。会契丹至汴,遣其将刘愿据陕,恣行暴虐,晏与晖等谋曰:“今契丹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且闻太原刘公威德远被,人心归服,若杀愿送款河东,为天下唱首,则取富贵如反掌耳。”晖等然之。晏乃率敢死士数人夜逾城,入府署,劫库兵给其徒,迟明,斩愿首级府门外。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既而晖等表晏始谋功为第一,迁建雄军节度。
周祖即位,加兼侍中。广顺元年,刘崇侵晋州,晏闭关不出,设伏城上。并人以为怯,竞攀堞而登,晏麾伏兵击之,颠死者甚众,遂桥遁。遣汉伦追北数埂,斩首百余级,八月来朝,周祖以家彭城,授武宁军节度,俾荣其乡里。三年,周祖征兖州,次张康镇,晏来朝,献马七匹,赐袭衣、金带。亲
初,晏至镇,悉召故时同为盗者遗以金帛,从容置酒语之曰:“吾乡素多盗,我与诸君昔尝为之。后来者固当出诸君之下,为我告谕,令不复为,若不能改,吾必尽灭其族。”由是境内安静,吏民诣阙举留,请为晏立衣锦碑。世宗初,复请立德政碑。世宗命比部郎中、知制诰张正撰文赐之,诏改其乡里为使相乡勋德时,私门立戟。
太祖即位,进封赵国公。从征李筠,师还,改安远军节度。乾德元年,进封韩国公,上章请老,拜太子太师致仕。每朝会,令缀中书门下班。俄归洛阳别墅。四年冬,卒,年七十七。废朝三日,赠中书令。
(选自《宋史.王晏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
B.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
C.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
D.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堞,古代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既可抵挡敌人矢石攻击,也可防止人马下坠。
B.德政碑,又叫“遗爱碑”,专指歌颂官吏政绩的纪念碑,一般由百姓为卸作官员所立。
C.国公,中国古代的封爵名,一般封给有功的大臣和皇室成员,如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
D.中书,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其职能通常为辅佐主官,负责典章法令的编修、撰拟。
【小题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晏作战勇猛,讲究谋略。他年轻力壮时就威猛勇武,入伍后不久就升官至奉国小校;戍守晋州时,他闭门不战,巧设伏兵,给人怯战之感,抓住时机痛杀敌人。
B.王晏审时度势,鼓动他人。他本为后晋将领,镇守陕州时,利用契丹军入侵的机会,鼓动其他将领应该把握时机,建立功勋后另投新主,得到了其他将领的赞同。
C.王晏治盗有方,深得民心。家乡一带多盗乱,他对当年一同为盗的同伙恩威并施,先送财物、宴请,后对他们加以恐吓,盗乱轻易平息,他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D.王晏历仕多朝,深受宠爱。他在后唐至北宋的多朝都做过官;因为有军功,后汉为他加官,后周赐他财物荣誉,宋太祖为他进封爵位,朝会时让他与中书、门下官员同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末,徐方大乱,属邑皆为他盗所剽,惟晏乡里恃晏获全。
(2)晏乃率敢死士数人夜逾城,入府署,劫库兵给其徒,迟明,斩愿首级府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