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读下图“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Zxxk.Com]
(1)说出毛里求斯岛内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特点。(4分)
(2)2014年1月,毛里求斯累计接待国外游客约9.6万人,指出1月去毛里求斯旅游应防范的气象灾害,并概述毛里求斯发展旅游业的意义。(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9-27 03:01: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珠江口伶仃洋临近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貌条件独特、水沙条件复杂的敏感海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沿海航线最密集、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隧道的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选定在珠江口的伶仃洋之上,以衔接桥梁和海底隧道。承建方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用120个巨型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这种锁定结构可以固定钢筒里填埋的泥沙,也不用移走海量的淤泥。
材料二:在人工岛进入海底隧道前,先要经历一段白色天体顶篷的露天隧道。在西人工岛隧道入口处一段300多米长的露天隧道徐徐而下,正式驶入海底隧道;在海底隧道东端的尽头,又通过一段露天隧道,从东人工岛隧道出口驶出不到200米就是大桥的香港段。
上图为港珠澳大桥的西人工岛
(1)根据材料,分析人工岛海上施工存在的困难。
(2)简析人工岛采用钢筒快速成岛技术的优点。
(3)分析在进入海底隧道前建设露天隧道的原因。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局部图。2014年8月13日,由中国援建安哥拉的本格拉铁路(洛比托—卢奥)全线完工,该铁路向东连接了著名的铜矿出口国赞比亚。安哥拉境内除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外,还有钻石、铁、铜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安哥拉区域图及①、②两地气候特征图。
(1)安哥拉被称为“青黄相接的高原国度”,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本格拉铁路横贯东西,试分析影响铁路建设的不利因素。
(3)根据安哥拉自然资源的特点,分析其工业结构的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同类题3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3)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16年,第一条亚欧大陆桥通车后,铁路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材料二 2016年6月2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签署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莫喀高铁)项目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莫喀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车辆制造、通信信号将均由中国企业承担,中俄将在俄罗斯莫斯科郊区或乌拉尔地区新建高铁生产工厂,实行高铁动车组的本地化生产。
材料三 下图为莫喀高铁走向示意图。
(1)简要分析俄罗斯交通以铁路为主的原因。
(2)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莫喀高铁的合理性。
(3)指出修建莫喀高铁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同类题5
【加试题】图1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3为图1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缅甸位于
半岛,伊洛瓦底江最终注入
洋;当③地(17
0
N)迎来一年内日出最早的那天,判断该日②地的正午日影朝向
,指出该日全球的极夜范围
,并比较该日①、②两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差异
。
(2)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3)简析②③两地夏季降水差异的原因。
(4)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