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
  (选自《宋史·危稹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丁母忧,旧时指母亲去世,如果死者之子为官,要回乡为母守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B.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论建的。
C.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大小来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危稹请求朝廷免除漳州五千缗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同意见。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
(2)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28 02:00: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元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n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十八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二十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十八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二年,讨秦、凤,大将韩通又表遵诲自随。与贼战于唐仓,先登陷阵,擒蜀招讨使王鸾以献,克秦、凤二州。师还,录其前后功,补东西班押班,又迁骁武指挥使。大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尝凭藉父势侮太祖,大祖每避之。及太祖即位,改元建隆。一日,便殿召见,遵诲伏地请死,帝令左右扶起,因谕之曰:“卿尚记往日紫云及化龙之梦乎?”遵诲再拜呼万岁。俄而部下有军卒击登闻鼓,诉其不法十余事,太祖释不问。遵诲益惶愧待罪,大祖召而谕之曰:“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悉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乾德六年,以西夏近边,授通远军使。遵诲既至,召诸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封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太宗即位,兼领灵州路巡检。遵诲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尝有剽略灵武进奉使鞍马、兵器者,遵诲部署帐下欲讨之。夏人惧,尽归所略,拜伏请罪,遵诲即慰抚令去。自是各谨封略,秋毫不敢犯。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大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帝轸悼久之,遣中使护葬,帽赙加等。

(节选自《宋史·董遵诲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
B.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
C.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
D.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中国古代一个非常强悍的游牧民族,曾经给中原统治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B.登闻鼓,古代帝王为表示听取臣民谏议或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臣民击鼓上闻。
C.乾德,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乾德六年”指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第六年。
D.中使,是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文中皇帝派出使者护送董遵诲的棺柩入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遵诲受人举荐,战功卓著。世宗北征时,他在大将高怀德的推荐下随行,出奇制胜,击败晋军:在大将韩通的推荐下跟随讨伐秦州、凤州,抓获王銮。
B.董遵诲率遇明君,不计前嫌。他曾怠慢太祖,太祖即位后原谅了他:有人告他违法,太祖也不追究:他去世后,太祖沉痛悼念许久,并加等赠送助丧财物。
C.董遵诲安抚各族,平定夷人。他做通远军使时,宴饮犒劳各族的酋长,晓谕朝廷的威德:夷人部落侵扰边境,他俘虏和杀死了很多人,缴获了几万羊马。
D.董遵诲武艺超群,善于安抚。他武艺超绝于人,能拉硬弓射箭中的:他在处置归还抢劫物品且跪拜请罪的夏人时,没有治罪,自此疆界也就安定下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
(2)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闽为义军校。家世尚武,父澄独折节为儒,终浦城令。徽之幼刻苦为学,邑人江文蔚善赋,江为能诗,徽之与之游从,遂与齐名。尝肄业于浔阳庐山,时李氏据有江表,乃潜服至汴、洛,以文投窦仪、王朴,深赏遇之。
乾德初,与郑玘并出为天兴令,府帅王彦超素知其名,待以宾礼。蜀平,移峨眉令。时宋白宰玉津,多以吟咏酬答。复为著作佐郎、知全州,就迁左拾遗、右补阙。太平兴国初,代还。太宗素闻其诗名,因索所著。徽之以数百篇奏御,且献诗为谢,其卒章有“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君王问姓名”语。太宗览之称赏,自是圣制多以别本为赐。迁侍御史、权判刑部。尝属疾,遣尚医诊疗,赐钱三十万。
时刘昌言拔自下位,参掌机务,惧无以厌人望,常求自安之计。董俨为右计使,欲倾昌言代之,尝谓徽之曰:“上遇张洎、钱若水甚厚,旦夕将大用。”有直史馆钱熙者,与昌言厚善,诣徽之,徽之语次及之。熙遽以告昌言,昌言以告洎。洎方固宠,谓徽之遣熙构飞语中伤己,遂白上。上怒,召昌言质其语。出徽之为山南东道行军司马,熙落职通判朗州。徽之未行,改镇安军行军司马。
未几,以足疾请告,上取名药以赐。郊祀不及扈从,锡赍如侍祠之例。车驾北巡,徽之力疾辞于苑中。上顾谓曰:“卿勉进医药,比见,当不久也。”及驻跸大名,特降手诏存谕。明年春正月,车驾还,又遣使临问。卒,年八十。
徽之纯厚清介,守规矩,尚名教,尤疾非道以干进者。尝言:“温仲舒、寇准用搏击取贵位,使后辈务习趋竞,礼俗浸薄。”世谓其知言。徽之寡谐于俗,唯李昉、王祐深所推服,与石熙载、李穆、贾黄中为文义友。自为郎官、御史,朝廷即待以旧德。善谈论,多识典故,唐室以来士族人物,悉能详记。酷好吟咏,每对客论诗,终日忘倦。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宋史·杨徽之》,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_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B.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C.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D.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表,长江之外,相对于古人居住的中原地区而言。长江之外包括了江南、江东等大部分地区,《赤璧之战》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B.乾德,年号名。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太平兴国、贞观、康熙等。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著作佐郎,古代官职名。在中国古代,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太尉、学土秘书郎等,杨徽之“为著作佐郎”,当在中央任职。
D.驻跸,古时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徽之自幼学习刻苦。他跟江文蔚、江为交往,与他们齐名。后又到庐山学习,到汴、洛地区后,深得窦仪、王朴的礼遇。
B.杨微之深得皇帝赏识。太宗曾经向他索要诗集,看后大加赞赏,并写诗应和赐之。杨徽之生病时,太宗派医生去诊疗,并赐钱慰问。
C.杨徽之处事常无心机。他并不是有意把董俨的话告诉钱熙,来借此搬弄是非。但还是得罪了张泊,自己因此受到牵连,被调出京城任职。
D.杨徽之品性淳朴耿直。他崇尚务实进取,肯定温仲舒、寇准的晋级途径;他极少与时俗合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刘昌言拔自下位,参掌机务,惧无以厌人望,常求自安之计。
(2)未几,以足疾请告,上取名药以赐。郊祀不及扈从,锡赍如侍祠之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清之,字德源,又字文叔。少从楼昉学,能文,楼钥亟加称赏。嘉泰二年,入太学。十年,登进士第,调峡州教授。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且曰:“他日愿以二子相累。”湖北茶商群聚暴横,清之白总领何炳曰:“此辈精悍,宜籍为兵,缓急可用。”炳亟下召募之令,趋者云集,号曰“茶商军”,后多赖其用。
理宗即帝位,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迁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兼崇政殿说书。帝问外人因阁子库进丝履有谤议,清之言:“禁中服用颇事新洁者。”帝曰:“故事,月进鞋数两,朕非敝不易,何由致谤?”清之奏:“孝宗继高宗,故俭德易章,陛下继宁考,故俭德难著。宁考自奉如寒士,衣领重浣,革舄屡补,今欲俭德著闻,须过于宁考方可。”帝嘉纳。
诸路亏盐,执其事者破家以偿,清之核其犯科者追理,罣误者悉蠲之,全活甚众。沿江算舟之赋素重,清之次第停罢,如池之雁义有大法场之目,其钱分隶诸司,清之奏罢其并缘渔取者,盖数倍公家之入,合分隶者从朝廷偿之。报下,清之方与客饮,举杯曰:“今日饮此酒殊快!”
十一月丁酉,退朝感寒疾,危甚,犹以未得雪为忧。俄大雪,起曰:“百官贺雪,上必甚喜。”命掬雪床前观之。累奏乞罢政,不允,奏不已,拜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进封齐国公致仕。卒,遗表闻,帝震悼,辍朝三日,特赠尚书令,追封魏郡王,赐谥忠定。
清之不好立异,汤巾尝论事侵清之,及清之再相,巾求去,清之曰:“己欲作君子,使谁为小人。”力挽留之。徐清叟尝论列清之,乃引之共政。赵葵视师年余,乞罢,上未有以处之,清之曰:“非使作相不足以酬劳,陛下岂以臣故耶?臣必不因葵来遽引退,臣愿为左,使葵居右。”上讫从之,然葵竟不果来。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三》,有删改)
(注)①宁考:亡父宁宗。②舄:鞋。③罣误:被别人牵连而受到处分或损害。④蠲:除去,免除。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B.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C.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D.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唐代改为国子监,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B.教授,学官名。宋代各路的州、县学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丁酉,古时计时方法。古人以天干地支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文中“丁酉”是指这年的十一月为丁酉月。
D.节度使,官名。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北宋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成为一种荣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清之从小就能写文章,受到楼钥赏识。调任峡州教授之后,向统帅赵方汇报事情,赵方置办酒席款待他,并准备将儿子托付给他。
B.理宗即位后,郑清之被授予诸王宫大小教授之职,升为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崇政殿说书,后来向皇上建议要俭以养德,崇尚简朴之风,受到皇上的嘉许。
C.郑清之依法处理了盐商违法之事后,并依次废去长江沿岸很重的船税,还建议朝廷补偿归属各衙门的钱,获得了朝廷同意。
D.郑清之不喜欢树立异己。他先后挽留汤巾、徐清叟这些与他有矛盾的人一起共事,并向皇上建议赵葵担任宰相。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育字巽之,举进士,为泾阳令。以养亲谒归,从张载学。有荐之者,召见,授崇文校书、监察御史里行。

使河东,论韩绛筑啰兀二寨:“始调外郡稍远边城前后三十万夫,辽州最为穷僻,然犹上户配夫四百三十四,僦直计三千缗,下者十六人,其直一百。辇运所经二十二驿,宣抚司不先告期,转运使临时督办,致民皆破产,上下莫敢言。独辽守李宏能约民力所胜,而馈不失期,顾以诉其实,翻令鞫注罪。愿贷被劾官吏,其刍粮在道者随所至受之,使已困之民成蒙德泽。”神宗皆从之。坐劾李定亲丧匿服,罢御史,检正中书户房,固辞,乃知韩城县。

诏往鄜延议画地界,育言:“保疆不如持约,持约不如敦信。前日疆场尝严矣,一旦约败兵孥,斗者跌于前,耕者侵于后,是封沟不足恃也。使人左去而兵革右兴,金缯朝委而烽烟夕举,是持约不足恃也。今我见利而加兵,当讲好之后,复自立界,不亦愧乎!”安南行营郭逵、赵卨离以兵十万伐交阯,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元祐初,召为太常少卿,改光禄卿、枢密都承旨。刘安世暴其闺门不肃,出知熙州。时又议弃质孤、胜如两堡,育争之曰:“熙河以兰州为要塞,此两堡者兰州之蔽也。弃之则兰州危,兰州危则熙河有腰膂之忧矣。”又请城李诺平、汝遮川,曰:“此赵充国屯田古榆塞之地也。”不报。入为给事中、户部侍郎,卒。高宗绍兴中,采其抗论弃地及进筑之策,赠宝文阁学士。

(选自《宋史·范育传》,有删减)

注鞫:审问。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B.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C.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D.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小题2】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C.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对联讲究平仄,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张贴时,一要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D.赠,是指给有功劳的官吏或其父祖加封官爵。文中是指给范肓加封官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育关注民生,敢于说出真话。出使河东时,他对韩绛修筑哕兀二寨这一举措予以批评,指出修寨导致百姓全都破产。
B.范育见解独到,主张定边以信。他受诏令前往鄜延商议划定边界,说:“保卫边疆不如坚守条约,坚守条约不如示以诚信。”
C.范育宦海沉浮,曾经出朝做官。李定犯罪被罢免,他受牵连而被免掉御史之职,曾因刘世安的揭发而出朝任熙州知州。
D.范育有远见卓识,有战略眼光。他提出的反对放弃质孤、胜如两处城堡和在李诺平、汝遮川筑城的策略在他死后终被采用。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我见利而加兵,当讲好之后,复自立界,不亦愧乎!
(2)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出自《荆轲刺秦王》)